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

馬英九「不怕統一」說的解讀





馬英九「不怕統一」說的解讀


26 人追蹤
追蹤




日前馬英九前總統提出了他對兩岸政策的新看法,改變在他執政時期的「不統、不獨、不武」,而代以「不怕統一、不搞臺獨、不用武力」。其實,馬英九提出「不怕統一」意味了要走向統一,相對於他在位時的「不統」,才真正具有新意。

馬英九執政時很堅持「不統」是他的「三不」之首,順序不能弄錯。然而,儘管馬執政時的「不統」,是指在他任內不進行統一的談判,但當遭到外界誤解為「不邁向統一」時,他卻不會像在乎順序那般,予以更正。
馬英九此時的「不怕統一」說,的確反映了臺灣存在有部分人「懼怕統一」的真像。但為何懼怕統一呢?姑且不論其原因為何及是否合理?卻都是追求兩岸和平統一過程中,必須要再努力的核心問題。若謂何者是最容易讓臺灣部分人民對統一存有疑慮者?兩岸當前公共生活的模式和體驗有所不同,當是主因。

不久前習近平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及中央軍委主席「三位一體」的身分,主持由其擔任任務編組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主任的第一次會議,而該委員會成立之目的,在於「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統一領導」,以能「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這目標下,完全看不到要強化人權的保障,只看到「依法防範風險、化解矛盾、維護權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要求」,且還要強化黨對依法治國的統一領導,都和我們將法治理解為人權的保障不同。

事實上,大陸講的社會主義法治和民主,其實更接近儒家的「民本」思想,而與臺灣受西方自由民主觀念的薰陶,便存在著認知與經驗上的差異。中共的領導既要引領民意又要回應民意,再加上他們要靠執政的效能,才可穩固政權。在此過程中,黨意必須和民意趨於一致,然後黨意再化為法律形式而要求被遵守;從而,社會主義法治的「依法治國」成了「民主」的實踐,也加大黨領導與統治的效能。 

中共的依法治國或法治,迥然不同於西方重視個人權利保護的法治,他們將提升人民的生活條件視為「人權」,重視的是積極與集體的權利,而非個人權利消極性的保護。因此,「法治」可謂是強調統治的方法,而透過法治有效能地為人民創造福祉,則既是「民主」的實踐,更是政權穩定的基礎。

「台式民主」發展迄今趨向民粹化,因台灣內部存在著「國家認同」與「兩岸關係」交織而難解的結,導致在這套民主體制下其實存在著「內戰」,也使得臺灣的民主和法治發展不僅徒有形式與名義,還已顯現民生日漸衰退。然而,有民主程序並不保證能「以民為本」,更不表示人權保障更為嚴謹。儘管如此,臺灣民眾仍信賴現有的公共生活方式,畢竟其可預測性較高。

兩岸政治體制各有其優缺點,公共事務領域生活的經驗也不同,難免相互間因了解程度不足而造成疑慮。為了化解因疑慮導致「怕統一」,兩岸應該更加放寬心胸,先積極找出彼此得以作為認同基礎的共同點,再透過更廣泛與深度的交流,共同為營造兩岸和平統一的條件而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