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

記者之路

記者之路

*2005/06/12
作者:李福井。 點閱率:84
──新聞工作與新聞教育的探討

      因此,大傳系的學生只要中英文俱佳,即使新聞理論不精又何妨;如果只是一個乖寶寶,上課只會猛抄筆記,苦讀新聞理論,就會像我一名學長,常有不平之氣。

    解嚴之前,我一位學長在自立晚報工作,他常嫉妒他們班上一位同學,平日都不上課,每到考試才借抄筆記,可是他的同學畢業之後,縱橫新聞界,號稱將軍,後來應聘到香港媒體,月薪一百萬新台幣;可是他呢?那麼守規矩,勤抄筆記,屈居在編政組,成就遠遠不及。

    職是之故,新聞記者要宏觀、要敏睿、要有知識及源源不絕的創意,如再把中英文學好,就可振翅高飛,否則鳥會折翼,牛羚會被惡質的傳播媒體洪流沖落,無怪乎要撫卷太息了。

    第十五章 如何建立記者的專業制度

    新聞工作是一種專業,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各校廣設大傳系,培養新聞從業人員,煞有介事,似乎沒有錯。可是實務界又充斥著許多非新聞科系的人才,好像俊男美女,稍具姿色與知識、常識的人,都可從事新聞工作,無形中抵銷新聞教育的功能性與正當性。那麼,新聞工作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專業工作,不免令人困惑。

    沈春華說,越來越多未經專業訓練的主播充斥,是否會淡化資深主播的質感呢?資深主播能否越陳越香呢?這種媒體潮流的演變,使她除了作為一位專業主播之外,也考慮朝專業經理人發展。沈春華有感而發。

    另一知名主播曾說,有一次她搭飛機,碰到政大新聞教授彭家發,彭教授告訴她說,作為一個記者,要隨時好學、好奇、好鬥。對非新聞傳播科系出身的她,感覺非常受用。

    這是台灣媒體的主播現象,也就是沈春華小姐說的未經專業訓練的主播,而這位主播只道聽塗說好學、好奇、好鬥的功夫,就已受用不盡,就已成為知名的主播,就能寫專欄了,台灣的主播也真廉價,新聞教育的意義到底在那裡呢?

    因此,「大家都知道醫生除了要醫學院畢業外,還得通過醫師考試才行,律師、會計師、老師、建築師等專業人員也都要通過一定的考試才能執業,而事關國家大計、社會興衰的監督者『記者』卻反而毫無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做,真是奇怪!」

    張彥勳先生曾擔任過報社記者十餘年,他認為這種現象很奇怪,我也心有戚戚焉。

    為什麼台灣的記者,沒有條件的限制?是新聞教育的失敗,沒有培養出專業的職能嗎?還是新聞工作根本不是一種專業,只需實務界短期訓練,每一個人都可以勝任?新聞教育與實務的脫節,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是我幾十年不能理解的地方。

    三年前,文化新研所研究生江彥震,從事「新聞記者證照制度建立之研究」,發放問卷調查。「新聞記者究竟是不是一種專業,常常是學術界和實務界爭論不休的話題,新聞記者可不可能像律師、醫師等一樣實施證照制度,或者有沒有必要實施證照制度,業界與專家學者的見解亦相當分歧,莫衷一是,因而,在研究上也相當困難。除了作文獻探討之外,必須要借重實務界的協助,所以不惴(揣)冒昧寄上本研究所設計之問卷,請您就過去豐富的實務經驗和研究心得,協助填答。:::」

    這是信函的一部份,對於新聞記者究竟是不是一種專業,都無法肯定,還廣設大傳系所,幾十年的新聞教育,就是在這種矛盾中發展。

    建立新聞記者的證照制度,是可以思考的方向,然而標準何在?學界與業界如何取得共識呢?學界如何讓業界信服?研究記者的證照制度,還是要回歸教育的本質,新聞教育如不能建立專業教育的品牌,證照制度的意義何在?又怎能建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