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台語」一詞爭議廿年之感評

「台語」一詞爭議廿年之感評
花蕊                         宋細福                          雲變
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退休


「台語」一詞之爭議,由來已有數十年,而於2011525黃春明與蔣為文兩教授之爭議,卻又再度爆發全台各語族間,隆隆莫名之戰火。
事實上,此乃屬「思想無交集」之論戰,因之必當永無結論;此與過去之宗教、政治信仰產生意識型態之執著,而所引起隨時可拋頭顱灑熱血,或殉道者然;一時要改變他們的信仰與思想,應屬不可能之任務;就如佛教主張『輪迴』說,基督教則主張『得救』,而絕無『輪迴』;若一定要他們各自放棄主張,那該兩者必將落於永無存在之可能。
主張「台語」為「閩南語」之專屬者,他們既已是語言學者大學教授,難道他不懂此乃犯了台灣語族間團結之大忌?。
他們懂,他們都懂,不過為了達到他們的「政治理念」,不能不作如此主張耳,因之吾人一般主張「台語」一詞,必需與現在正處於台灣,各別操持閩、客、國、原、新之語族共享;持此意見者,誠可謂與虎謀皮,絕無可能;因為他們咸認只要堅持主張,時間久了「黑的也會變成白的」;此乃他們不易的戰略,至於詭辯之理由,則只是戰術問題,又何患無詞?因之此一方式之論戰,過去曾經周而復始的不知發生了多少次。
為此近年教育部曾在「台語」之後附加閩南話、客家話、原民話而成「台語閩南話」、「台語客家話」之議;2011/5/28成功大學一群不認同,蔣為文激進作法的同校台文系教師,聯合聲明與之劃清界線文;還有20115-6月間,於各報章雜誌中有陳芳明、許又方、何信翰、何定照、張正田、南方客學者識士,所發表之評論,他曾虛心接受過嗎?
遠於1990年代,在當時新竹師院舉辦訂定全國注音符號之研討等會時,會上有主張廢除「ㄅㄆㄇㄈ音標」,改用「通用音標」、「漢音音標」及基督教在台使用250年之「羅馬音標」之議;其中「羅馬音標」之主張者,對「通用音標」頗有微詞,且批評似有「政治導向」而無學術、國際觀與實際歷練之論述;因之而大大惹火了「通用音標」之主張者,隨之群起而對曰:我們就是有「政治導向」,想作為建國之用,你是外籍人士,干卿底事?希給我閉嘴!。
至於論文宣讀時,第一篇是閩語者,他第一句話就是以閩語曰:我用「台語」宣讀;當讀完後,就有原住民朋友發言,你說的豈可稱之為台語?台語者應該是我們原住民語才對,我們在台灣已數以千年,而你們漢人最多也不過來了400年左右而已,豈可有此「喧賓奪主」之論述?
及至原住民論文宣讀時,也用了幾句他們所謂之「台語原民話」,於是絕大多數人士都只能傻眼;最後主持人建議,在此一場合,大家還是採用現階段都能聽得懂的「華語」為妥,於是大家只好都妥協,客家發表者當也就從善如流了。

會中筆者曾私下請教,當時台中師院之一位教授,對「台語」定義之高見,他毫不思索的答道,『當然是閩南話囉』;若此,那你對台灣之「客家話」,又作何定位?他則堅毅的認為____『應屬一種次方言吧!』。
以上類似言論之所述,在此近廿年之各有關會議中,提出爭論者時有所聞,且氣勢也愈來愈強烈;似非爭得「台語即閩語」之稱謂而永不罷休。
在此21世紀,乃民主、自由、平等之多元化時代,任何主張或論述,吾人當應予尊重,但也不該縱容粗暴侵犯他人之主張或論述者;此次黃春明與蔣為文兩教授之爭議,錯在蔣教授的時、地、手段均非所宜,因而造成眾叛親離,自取其辱,乃咎由自取也。
於他人學術演講論壇討論時段,當得以提出最尖銳的質疑與批判;惟演講人尚在論述之際,蔣為文教授就舉牌鬧場,當是等同犯了宴會席上給主人翻桌倒席之大忌;不管你說出再多冠冕堂皇之理由,還是無法挽回野蠻、失態與失格之憾。
客語、閩南語、華語均為中華語言八大語系之一,亦都師承漢語並各自演化而成;但「華語」因演化中消失了漢語原有之入聲「-p-t-k」、前音母「ng-」、及後韻母「-m」;而客語、閩南語等,則均依然還完整保存;故理論上「華語」乃屬較遠離我們老祖宗之漢語者,惟經過長期歲月之粹鍊,各語文乃都已各自形成獨特、優美且無可取代的一面—-母語
因之台灣過去諸多痛恨母語幾經「霸凌」者,今乃順應國際保存母語之潮流,出錢出力致力於母語保存工作,令人敬佩;但現今新取得語言優勢之「閩南語族」部分人士,卻又忘了過去被「霸凌」之恨,反成為新「霸凌」者,而且有心或無意間,對較弱勢之客語、原住民語,實施本文上述之「霸凌」措施,如此者豈非很不夠厚道?易言之,此一行徑乃屬問題之新製造者,而非在解決問題者,因之使得各語族間更步入無窮「地獄道」之痛苦深淵,並進而輪迴中。
如論建國或獨立,英、美、澳、加拿大、紐西蘭,都採英語系統而不損其建國條件;今台灣部分之「閩南語族」朋友,卻想藉建國之理念,先行「霸凌」其他語族之實,有必要嗎?能永續順利成功嗎?。
而今最令吾人擔心的是:有部分媒體,甚而政府單位,似被長期催眠而也在有意或無心間,接受了「似是而非」的「台語即是閩南語」觀念:如民視台之「台語新聞」者,一律均以「閩南話」播出;教育部在網路所刊出的「教育部台語詞典試用版」,其內容亦一律為閩南語
筆者在此要作一強烈的呼籲,凡我們不願再看到,台灣語族間失和,致使影響國家社會團結之措施或行為者,除撰文嚴予譴責外,更應一一或聯合向行政院新聞局,提出正式嚴正之建言,期能依法責成有關媒體立即改善;如民視之「台語新聞」節目,應平衡使用台灣現有之多項語言,否則就應變更節目名稱為:「台語閩南話新聞」,以達「名符其實」;教育部之「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者亦然。
至於「閩南語」一詞,有河洛語、福老語,希他們酌定一個,就不宜再霸用「台語」一詞,以杜絕傷害台灣社會語族間的和諧;促成此一方案,政府有關單位理當責無旁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