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4日 星期一

江西的客家人












 

江西的客家人

江彥震

江西省,簡稱贛,別稱贛鄱大地、江南西道,是江南"魚米之鄉",古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之稱。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下轄地區11個地級市、22個市轄區、10個縣級市、68個縣。機場有南昌「昌北國際機場」、「贛州黃金機場」等。

江西省地處北緯24°2914″至30°0441″,東經113°3436″至118°2858″之間,東鄰浙江省、福建省,南連廣東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長江,屬于華東地區。江西省全省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省會為南昌市。省內除北部較為平坦外,東西南部三面環山,中部丘陵起伏,成為一個整體向鄱陽湖傾斜而往北開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餘條,贛江、撫河、信江、修河和饒河為江西五大河流。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江西處北回歸線附近,全省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無霜期長,為亞熱帶濕潤氣候。

江西糧食作物以稻子為主,次為小麥。還盛產油菜、油茶、茶葉、黃麻、苧麻和柑橘。茶葉多產于北部山地,"寧紅""婺綠"均為茶中名產。主要工業為有色冶金、煤炭、鋼鐵、機械製造、化肥等。景德鎮的瓷器工藝歷史悠久,產品馳名中外。

2015年末,江西省常住人口為4565.63萬人,江西省漢語方言主要有贛語、客家語、江淮官話、西南官話、吳語、徽語 。著名景點有瑞金、廬山、三清山、井岡山、龜峰、龍虎山、滕王閣、婺源等。

江西客家主要聚居在江西南部、中部和西北部。贛南是客家先民南遷的第一站,是客家文化、客家民系形成的搖籃,是客家人當今最大的聚居地。贛南、粵東和閩西是客家人的大本營和文化中心,贛南由于歷史、地形等因素影響所致,在整個客家人的族群歷史和文化中佔有特殊地位,是開展社會史和客家族群研究的"試驗地""資料庫"

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山區少數民族特徵的漢族分支族群。從宋朝開始,部分漢族居民南遷,其中部分人抵達粵贛閩三地交界處,與當地畲、瑤、侗民族土著居民雜處,互通婚姻,經過千年演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民系。江西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江西的南部,即通常意義上的"贛南"

清代初年,客家人又以梅州為基地,大量外遷到華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為梅州、贛州、汀州、惠州。福建寧化『石壁』是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稱為“客家祖地”。清代的客家民系正式為世人所知,其包括了大量的漢化的畲、瑤族與漢族。客家話與畲族話高度一致,體現了畲、漢兩族人民的文化融合。

江西客家語主要分布在該省的南部十七個縣和西北的銅鼓縣。客語主要分布在興國、寧都、石城、瑞金、會昌、尋烏、安遠、定南、龍南、全南、信豐(不包括縣城嘉定鎮和城郊的部分農村)、大餘、崇義、上猶、南康、贛縣、于都、銅鼓。(銅鼓60%以上的人口說客家語),分布在縣及豐田、排埠、二源、石橋、溫泉、三都、西向、大塅、古橋等鄉。少數人說贛語,分布在帶溪,棋坪、高橋、幽居、巷口等鄉。

客家語的語音有17個聲母,74個韻母,和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陰入、陽入6個聲調。

贛州客家人佔該市人口的95%以上,逾800(2013),除章貢區部分、信豐縣嘉定鎮及城郊部分農村外,其餘皆為客家分布區,純客住縣市區16(南康區、贛縣、上猶縣、大餘縣、崇義縣、安遠縣、龍南縣、全南縣、定南縣、寧都縣、于都縣、興國縣、會昌縣、尋烏縣、石城縣、瑞金市)

吉安客家,遂川縣泉江鎮、盆珠鄉(已併入泉江鎮)、雩田鎮、枚江鄉等幾個平原鄉鎮基本為土著,其餘則均為土、客混居,其中,碧洲鎮、珠田鄉、巾石鄉、禾源鎮等多說贛方言;草林鎮、堆子前鎮、左安鎮、高坪鎮、大汾鎮(80%以上)、衙前鎮、湯湖鎮、大坑鄉、雙橋鄉、新江鄉、五鬥江鄉、西溪鄉、南江鄉、黃坑鄉、戴家埔鄉、營盤圩鄉等16鄉鎮則大多數人講客家語,客家佔全縣人口的三分之二。

井岡山市講客語的有黃坳鄉、下七鄉、長坪鄉等(鄰近遂川部分村落講遂川話)和井岡山墾殖場的羅浮、大井、朱砂3個分場,使用人口約佔40%;原寧岡縣大隴鎮、茅坪鄉、睦村鄉,荷花鄉、柏露鄉2鄉大部(部分村庄講寧岡話)和龍市鎮、東上鄉(一說大部分)、坳裏鄉、葛田鄉4個鄉鎮部分村落的2萬多人使用客語,約佔33%

萬安縣東南部順峰鄉、澗田鄉、寶山鄉、武術鄉、桂江鄉(已併入五豐鎮)、羅塘鄉等,佔全縣人口40%左右。吉安縣(于桂片)天河鎮(有少量畲族)、前嶺鄉(已併入敖城鎮)、官田鄉、敖城鎮、指陽鄉等主要為客家。

吉水縣東、南部螺田鎮、冠山鎮、白沙鎮、丁江鎮、烏江鎮、水南鎮等和縣城文峰鎮的山區客家共有近10(2010),約佔全縣人口的20%

永豐縣(寧龍片)西南部潭頭鄉,西南端三坊鄉(一說主要說客家語,部分村落講上永豐話;一說是講上永豐話,上永豐話比較接近客家語)、東南端君埠鄉(部分村落講上永豐話)、南端龍岡畲族鄉(部分村落講上永豐話)3鄉大部和東南部中村鄉(如記上村)、上溪鄉(如大坪村、紅嶺村)兩鄉的部分村落以及沙溪鎮長坑村。

泰和縣南部分布在縣郊和上田鎮(併入澄江鎮)、碧溪鎮、橋頭鎮、塘洲鎮、沙村鎮、老營盤鎮、小龍鎮、灌溪鎮、苑前鎮、上模鄉、水槎鄉(部分村落有畲族)、上圯鄉、中龍鄉、石山鄉等鄉鎮的部分村落,使用客語人口約6萬。

永新縣坳南鄉、曲江鄉(公益村、早禾田村劃入坳南鄉,其餘併入曲白鄉)客家人口2000人。青原區東固畲族鄉、富田鎮等。備註:以上縣市區以及廣昌縣的客家語地區與贛南客家語縣份連成一片。

銅鼓縣(銅鼓片)人口的70%為客家人,是贛西北客家人聚居中心,分布在縣城永寧鎮及豐田鄉(已併入永寧鎮)、排埠鎮、二源、石橋(已併入溫泉鎮)、溫泉鎮、三都鎮、西向(已併入三都鎮)、大段鎮、古橋鎮(已併入大段鎮)等。少數人說贛語,分布在帶溪鄉、棋坪鎮、高橋鄉、幽居(已併入棋坪鎮)、港口鄉等。

靖安縣(銅鼓片)官庄鄉(已併入羅灣鄉)、璪都鎮、中源鄉。靖安客語、靖安客家童謠、靖安打鼓鏟山歌。

奉新縣(銅鼓片)甘坊鎮、七裏(東風墾殖場分場之一)、西塔(併入甘坊鎮)、石溪(併入澡溪鄉)、澡溪鄉、仰山鄉、柳溪鄉等,使用人口約5萬,約佔1/5(2010)

萬載縣(銅鼓片)集中分布在西部鄰近湖南省界的西坑、潭埠鎮、仙源鄉、官元山、赤興、白水鄉等鄉鎮大部和雙橋鎮、高村鎮、株潭鎮、黃茅鎮、高城、嶺東、白良、茭湖等鄉鎮的部分村落。宜豐縣(銅鼓片)車上林場、花橋鄉、同安鄉、天寶鄉以及黃崗鄉、潭山鎮、雙峰林場等部分村落,使用人口約3萬,約佔10%

高安市華林鄉。一說東北部祥符鎮、西北角伍橋鎮、高安市華林山風景區管委會各1個自然村講客家語。

九江客家,修水縣(銅鼓片)主要居住在境內東部、中部山區山口鎮、何市鎮、上奉鎮、桃裏鄉、漫江鄉、黃沙鎮、寧州鎮、三都鎮等22個鄉、鎮的客家人16萬,佔全縣總人口82萬的約七分之一。

武寧縣石門鄉、縣城新寧鎮。其他客家新餘市、南昌市進賢縣景德鎮極少,僅知鵝湖區劉村說客家語。樟樹人數不詳,今地級市為原清江縣。萍鄉市、鷹潭市、上饒市。

備註:上饒客家分布大體如上。信州區、廣豐縣、玉山縣、上饒縣4()屬吳語區;德興、婺源縣2縣市屬徽語區;鄱陽縣、餘幹縣、萬年縣、弋陽縣、橫峰縣、鉛山縣6縣屬贛語區。

客家語是中國八大方言之一。關于客家語的形成,研究者認為,這與客家人歷史上的幾次大遷移分不開。客家先民,原本主要是河南一帶的中原士族,那時他們講的是中原漢族的北方官話--『河洛話』。西晉以後,他們漸次南遷,先是進入長江中下遊地區。在這裏,恪守中原文化的客家先民,在與當地土著居民共同生活的幾百年間,既保留了自己的中原官話,又吸收了當地的吳楚方言,從而產生了一種新的次方言『江淮官話』--這就是今日客家語的源頭。

唐代末年,客家先民再次南遷,進入江西、福建、廣東等地居住。他們在南遷過程和定居之後,與操贛方言、閩方言和粵方言的人們交往中,又吸收了這些方言,不斷豐富自己。到了宋末、明初,他們在閩、粵、贛邊區定居以後,隨著這裏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發達,漢族新民系客家人形成了。同時,作為這個民系的共同交際工具『客家話』,也在這時基本形成了。

關於江西客家建築方面:贛南客家人一般稱堂為"""廳廈",堂專指祠堂。稱一棟房子為"",一間房子為""。廳是房屋的中心,許多棟"正屋""橫屋"連在一起便組合成了一幢大房子,這種民居實質上脫胎于古代中原庭院府第式民居。贛南客家民居以此為主流,各縣都有,但以東北部的寧都、興國、石城、于都等縣為盛,也最具代表。江西客家建築的特徵如下:

(1)平面:其最簡單的組合單元是:"四扇三間"也稱"三間過",即一明兩暗的三間房,明間為廳,次間為堂,廚房、家畜欄舍等一般傍房或別搭建。稍富有者一般是前後兩棟。每棟三間或五間,之間隔一橫向天井,並通過腋廊將前後兩棟連在一起。兩棟屋的明間便成了前廳(門廳)和後廳(上廳),前後廳也合稱"正廳"。前廳次間為廂房,後廳次間為正房。這樣便構成了一幢封閉的由兩個單元組合成的"正屋",通稱即"兩堂式"。在此基礎上,房屋需要擴大或本來規模就大的,便在正屋兩側擴建"橫屋",橫屋的進深與正屋等齊或前部凸出兩間,平面成倒""字形。正屋與橫屋間留一走衢,稱"""塞口",閩粵稱"橫坪"。走衢前後對開小門。巷中相應留豎向天井,以採光排水。橫屋各房間均朝巷道開。

(2)立面:普通列式房,無非是青瓦土牆兩層樓房。兩堂式以上的民居,有青磚牆和生土牆兩種,其中純磚牆房較少,大多是局部的。如山牆或裙肩以下以及門窗等部位用磚,餘為生土粉牆。在每棟山牆上多砌有防火磚牆,是房屋外部形象重要裝飾點之一。但最重要的外部裝飾點,還是大門或門屋。其主要方法是用水磨方磚(也有的用青石或紅石條)砌貼門面。上面精工細作繁復的線腳和精美的雕塑。形式簡單的便在門額上做點方框梟混線或做點小裝飾,復雜的則

做仿木構牌樓式樣,常見的有二柱一樓和四柱三樓,高級的如宗祠大門或獨立大門屋,往往作四柱五樓式樣,仿木構件更加精工,並有抱鼓石。一般從大門裝飾的精良奢華程度上,便能看出民居主人的權勢或富有。

此外,贛南客家還興行"門榜"風氣。在大門匾額上,大多書有昭示其姓氏家族的淵源郡望地或顯示其高貴門第、先賢能人之後的題銘,也就是"堂號"如張姓便書"清河世澤"、黃姓"江夏淵源"、孔姓"尼山流芳"、曾姓"三省傳家"、劉姓"校書世第",還有書"大夫第""司令第"等標榜內容。

(3)結構與裝修:贛南客家民居是土木混合結構和磚木混合結構並存,但土木結構是主流。磚木結構的民居一般限于大地主的住宅或祠廟建築,如若使用磚房,便多為清水牆面。其中又以北部的磚房多于南部。土木結構,又可分為土磚(土坯)和夯土木結構,其中夯土結構民居南部又多于北部。無論磚石牆還是生土牆皆承重。柱的使用不廣,主要用于廳內,因這種民居的廳是敞廳(後廳無前檐牆,前廳無後檐牆),且一般不設樓屋,一些空間大的正廳為支撐挑檐和天花,便在減了檐牆的位置上設兩根檐柱,有門廊的廳也是因減了檐牆,而增設廊柱。

按說贛南在古代也是盛產木材的,但木構件並不發達,跟贛北比用料節省,所用梁、檁、挑枋、桷子等,加工也粗簡。裝修上,少數富有人家住宅朝內(天井)的門、窗較考究些,窗欞、格心多為冰裂紋、燈籠框、方格條花心等,高級的也用雕花欞、絛環板上雕人物故事或吉祥的動植物,大多髹漆。

圍屋,顧名思義即圍起來了的房屋,其外牆既是圍屋每間房子的承重外牆。也是整座圍屋的防衛圍牆,它的大門門額上多有"某某圍"的題名,如磐安圍、燕翼圍、龍光圍之屬,故有是稱。當地人也多有稱之為"水圍"者,也有的將之與村圍及有堅固圍牆的民居統稱為"土圍子""圍子"

(1)分布狀況:圍屋主要分布在龍南、定南、全南(地方習稱:"三南"),以及尋烏、安遠、信豐的南部,大致恰好分布在江西地端嵌入粵東北的那部分版圖。此外,在石城、瑞金、會昌三分布有少量的小土樓和零星圍屋;于都、寧都、興國三縣交界處則多行村圍。

圍屋以龍南縣的最具代有性,也最為集中。據不完全調查統計,往往一個自然村,便有七八座圍屋。形式上也最全,除大量方形圍屋,還有半圓形的圍攏屋式圍屋,近圓形圍屋,還有半圓形的圍式圍屋,近圓形圍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規則的村圍。結構上既有三合土和河卵石構築的,也有青磚、條石壘砌的;體量上既有贛南最大的方形圍屋─關西圍屋,也有最小的圍屋─裏仁白圍(俗稱"貓櫃圍"形容其小如養貓之籠)

(2)主要特徵:典型的圍屋,平面為方形,四角構築有朝外凸出一米左右的炮樓(碉堡),外牆厚在0.81.5米間。圍屋立面高二至四層,四角炮樓又高出一層。外牆上一般不設窗,僅在頂層牆上設有一排排槍眼,有的還有炮孔。屋頂形式以硬山為主。圍內必設有一至兩口水井。圍內一般為一孔,大者則有兩孔。圍屋平面主要有""字和""字形兩種形式。

(3)空間處理:圍屋是集家、祠、堡于一體的設防性民居,圍內不僅設有水井和專門積屯糧草的房間,甚至連"土地廟"(俗稱"社公")也搬進圍內(一般設在圍門內側),以備敵人即使長困久圍時,也不誤初一、十五照舊祈禱平安的活動。故某種意義上說,它具有割據性,只要將圍門一關,幾乎就是一個獨立王國。因此,如何正確利用圍內這有限的空間,便成為圍屋設計者和圍居者必須認真考慮的事情。

(4)構造藝術:圍屋是以防衛性為主要特徵的民居,如何使圍屋易守難攻,是造圍者苦心孤詣之處。如厚實的圍屋牆體,大多外包砌磚石,內皮三分之二厚的生土牆砌至頂層樓時,便收分成環形的"內走馬",以便作戰時防御用,就此便體現了兩方面的構造藝術:一方面即保證了易受攻擊部分牆體的堅厚度,又利用了上部不易受攻擊而顯得過厚的牆體,做成了一圈"內走馬",另一方面則既節省了建築材料,又爭取到了實用的防衛空間。又如燕翼圍,為了防備長困久圍,牆體中甚至設計有四個斜向的"排污道",以便人出不了圍或被堵塞排水溝時也能將污便排出圍外。還有前述的炮樓構建、圍門設計等防衛藝術,均可謂用心良苦,盡善盡美。因此,就圍屋面板藝術來講,除了給人以牆高壁厚、壁壘森嚴的印象外,便僅以其巨大的尺度,冷峻的外貌,使人接受它的壓迫感。

總之,在多走了幾座圍屋之後,給人的藝術感覺是,外表樸實無華,甚至還有些冷峻和壓抑感,但走進圍內,便讓人有種民間藝術的活潑感,鄉土文化的質樸感和一般濃濃的生活氣息感。

(5)組合擴展性:客家人是聚族而居的。從其最簡單的一明兩暗三間過,發展到兩堂兩橫、三堂兩橫、直至九廳十八井那樣的大房子,無不體現其成組向前、向左右不斷擴展、延伸的特點。此模式在選址開基之時,就藏下了其發展的勢頭。客家人也常因宅基的拓展問題發生糾紛,乃至宗族械鬥。這種擴展性反映了客家人希望子孫發達,開拓進取,不斷向前的心願。

(6)主次分明,均衡布局:無論房屋發展到多大規模,始終是以正廳為中軸,以祖堂為核心,向前逐步延伸,向左右對稱發展。正屋、正廳的體量規模、裝飾檔次,各橫屋和次廳均不能逾越。橫屋房門均朝正廳方向開,反映了客家人強烈的凝聚力的向心力,也體現了這客家人因遠離中原故土而懷"慎終追遠"的心態。

(7)註重防衛,構築奇異:客家是漢族不斷遷徙的產生,他們大多在邊遠山區從事艱苦的開拓性事業。因此,當他們又來到新的他鄉開基立業時,往往不僅要同惡劣的自然環境鬥爭,而且還要同土著(先到居民)和匪盜作爭奪生存空間的殊死鬥爭,于是謀求安全和良好的防衛功能,便成了客家人體現出的那種強烈的防御體系,就是這種鬥爭的反映結果。

江西客家傑出大表性人物:宋朝:鄭獬。清朝:魏禧、陳寶箴、陳三立、陳寅恪、陳衡恪、張鳴岡。英烈:袁文才、王佐。中國科學院院士:賴遠明、黃路生。中國國民革命軍將官:上將:陳大慶、賴名湯;中將:沈發藻。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官:上將:陳奇涵、蕭華、賴傳珠、吳昌德;中將:鄺任農、朱明、劉浩天、邱會作、康志強、黃志勇、溫玉成、謝有法、曾思玉、廖容標、曹德連、黃新、張國華、吳法憲等等。文學藝術:李漢陽、羅晉、吳德鈺等。

在此之下,客家民系之所以為「客」家,不以地名稱呼,實則是經過遷徙到贛南,再到閩西、粵東甚至世界各地中,不斷成為「客」,又經歷融合,或「反客為主」等的過程,並發展出客家圍屋、山歌、端午節龍舟賽、中秋節孔明燈、天穿日,和鹹辣、醃製美食等各自多元、卻又同宗的傳統文化。

山歌發展不同風貌,以江西贛州市興國縣為例,為大陸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山歌之鄉」,其山歌文化就與台灣客家山歌、廣東梅縣山歌等同出一源,卻又在各自地區變化出不同風貌。興國縣客家山歌創作、演唱者二古月也說,他曾多次到廣東、深圳參與山歌比賽,也曾遇到台灣代表前來交流,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到台灣,一同創新和發揚客家山歌文化。[202202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