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客家與各少數民族和諧共處
江彥震
客家人引以自豪的一句名言,“有太陽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因此,雲南當然也有客家人,據初步統計,雲南的客家人及其後裔約三萬餘人,定居在全雲南省各地,以昆明居多。雲南的客家人沒有集中居住區,屬零散分佈。
根據史書記載,客家人遷入雲南始於元朝,此後,歷代都有客家人由於不同原因來到雲南。早期來雲南的客家人中,有一部分為赴任官員,如清代文化名人宋湘是廣東梅縣人,他于清朝嘉慶十九年被派至雲南做官,曾任曲靖、廣南等縣知府。還有廣東平遠縣淩氏五位成員(淩上贏、淩鳳誥、淩沉然、淩先、淩鴻)也在清嘉慶年間來雲南任官。
也有一部分客家人為避戰亂和尋求發展不遠千里來到雲南,如毛澤東的遠祖毛太華於元朝末年來到雲南瀾滄衛(今永勝地區),應招從軍,開始屯戍生涯。因勸頭人歸順朝庭有功,升為百戶長,其駐地被命名為毛家灣。太華公娶當地彝女王氏為妻,紮根雲南(據新編的韶山《毛氏族譜毛太華後裔毛澤東為毛氏第二十代傳人》)。
據韶山《毛氏族譜》(乾隆二年修) :始祖太華,元至正年間(1347-1368)避亂由江西吉州龍城(今江西吉水縣)遷雲南之瀾滄衛(今雲南省瀾滄拉枯族自治縣)。娶王氏生八子。明洪武十三年(1380 )庚申,以軍功撥入楚省。唯長子清一、四子清四與之偕行......。通常客家人避亂遠遷都是成批結隊而行的,可以認為當時不是毛太華一人來雲南,而是一批客家人來雲南。毛太華有8子,其中只有清一、清四遷至湖南湘潭韶山,還有6子留在雲南生根開花結果了,這些客家後裔今何在呢?據簡良開的報導:"雲南瀾滄衛不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而在今永勝縣,是因永勝境內瀾滄山而得名。留下來的六個兒子清二、清三、清五、清六、清七、清八在瀾滄衛繼承軍戶,延綿嗣續,繁衍生息。光陰荏苒、星移斗轉,六個世紀過去了。現今永勝毛氏家族已繁衍至3,000餘人,約占全縣漢族人口的1.25%。相對集中居住並以毛氏命名的程海鄉河口毛家村110戶近600人,是毛氏家族的發祥地,毛氏的始祖,先民就在那裡屯墾,各地的毛氏家族都是從河口毛家村遷出的"。
元朝以後來雲南的客家人,有據可查者,1、據《淩氏族譜》記載,在清代有5位淩氏成員在雲南的楚雄、曲靖、
建水、普洱等地做官(由淩氏第110世孫、平遠縣人淩遠來提供)
,但是在雲南留下的後裔情況如何尚不清楚;2、江童茂(1635一1700),廣東五華縣人。1667年,奉命征剿吳三桂叛亂,在廣西、雲南轉戰多年。1698年任雲南提督;3、歷史文化名人宋湘,廣東梅縣人,清嘉慶四年中進士,十九年(1814)被派來雲南為官,先後任曲靖、廣南、永昌知府,在雲南13年。
早期遷移到雲南的客家人,除了逃避戰亂和逃荒外,還有一種因由,就是充軍,雲南原為其他民族居住區,自戰國以來的歷朝代都有開拓雲南的記錄,不斷向雲南移民。移民的方式一是朝廷獎掖,一是充軍形式強迫移民。但在雲南目前未證實有成片的客家方言的居民,這可能是當時來雲南的客家人在數量上尚屬較少,且較分散,融入了當地當時的社會中,未能保持客家方言。
在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時期,不少客家人來到雲南,參加反對清朝帝制的革命。如郭典三、黃嵩南(廣東梅縣人)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雲南河口之役”,廖道傅、鐘動、古直(廣東梅縣人)協助雲南唐繼堯等策劃護國起義和北伐大事。
葉劍英1917年從南洋來到雲南陸軍講武學校學習,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抗日戰爭時期,大批客家人投筆從戎參加抗日戰爭,如從教授到將軍的丘易色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是西南聯大機械工程系教授,後從軍任杜聿明部運輸少將處長;羅卓英(廣東大埔人)是赴緬抗日作戰的副總司令,為抗戰勝利立下功勳,名垂青史。
民國時期來雲南的客家人,這一時期尤其是抗日戰爭期間,來雲南的客家人多起來了。1、來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的客家學員。雲南陸軍講武堂為國家培育出一批客家名將,如朱德、葉劍英、張百川、廖鳴歐、趙一肩、黃濤、練惕生、張杜鵑等。他們後來大都成了北伐骨幹、知名將領,有的還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2、抗戰人員及其家屬。在抗日戰爭期間,重慶是國民政府戰時首都,昆明是重要後方基地之一。當時有些客家人在國軍中服役,有些則在工程技術部門任職。這些人由於戰時需要被調來雲南或從軍。例如,羅卓英將軍,廣東大埔人。任中國遠征軍副司令長宮,率第一路軍進入緬甸,在仁安羌大戰中,救出了英軍7,000餘官兵。
此外,抗戰期間一批又一批“義工”從南洋來到昆明,參加運送抗戰物資的工作。又范中平(廣東梅縣人)曾在中共雲南省委領導人朱家壁領導的滇縱部隊中浴血奮戰,為解放雲南的龍陵、騰沖立下戰功。解放戰爭時期,也有不少客家人,因各種原因來到雲南,其中一部分受黨的派遣來雲南開展地下鬥爭。如盧華澤(廣東興寧人),在昆明組織學生運動為迎接雲南的解放作準備。也有部分客家籍的解放軍官兵,在解放雲南後落戶雲南。如原雲南省省長劉明輝(老紅軍、江西客家人),原雲南省軍區副司令員范金標(江西客家人),以及陳家震、廖浩民、羅新、羅英等(廣東梅縣地區人)。
新中國成立後,遷入雲南的客家人更多,他們中大多數為原籍廣東、廣西、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海南、重慶等省、市自治區及海外歸僑中的客家人及其後裔。1956年─1959年連續四年,昆明市多所大中專院校,到廣東客屬地區招生。僅1957年一年,在廣東客家地區就招收中專生3,000餘人,他們畢業後大部分留在雲南工作。此外,有一部分客家人,從客家地區參軍來到雲南復員轉業後紮根雲南。也有一部分客家人因三線建設、“支邊”及工作調動等原因在雲南安家。他們在七彩雲南這片紅土地上,吃苦耐勞,團結拼搏,艱苦創業,湧現出一批出色的黨政領導幹部和事業有成的科技工作者。如原雲南省衛生廳廳長楊慈生(廣東揭西人),原雲南省郵電管理局局長劉美香(廣東興甯人)、原昆明醫學院院長梁立權教授(廣東梅縣人)、原省煙草總公司副總經理、為煙草事業作出貢獻的農藝師詹金華(廣東大埔人)、原雲南省建築設計院總工程師、為雲南的建築事業創造輝煌的設計大師饒維純(廣東興寧人),以及原雲南省共青團省委書記羅國權博士,昆明市電視臺台長羅英華等人。
雲南客家文化研究會是在雲南廣東省梅縣聯誼會、雲南廣東省興寧縣客家聯誼會以及雲南廣東省大埔聯誼會的基礎上,於1994年7月經雲南省民政廳批准在昆明成立。系全省性的社會學術聯誼團體,為雲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會員單位。現有會員近千人,從事工農商學和黨政軍、科技文教衛生等工作。會員有三多,即離退休幹部多,中高級知識知識份子多,僑屬僑眷多。
雲南客家文化研究會以通過對客家歷史文化的研究和聯誼工作,團結全體會員及省內外客家鄉親,弘揚客家人愛國愛鄉,開拓進取的優良傳統,加強與海內外客屬社團和客屬同胞的聯絡交往,為促進雲南的經濟社會發展,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服務為宗旨。
雲南客家文化研究會十分重視“客家學”學術研究工作。2005年10月由陳道泉會長帶隊,組成6人考察組到永勝縣考察調研客家人遷入雲南及毛澤東祖先毛太華公及其後裔在永勝縣的情況。同時積極組織廣大會員撰寫有關“客家學”學術論文。每年出版二期《會訊》,內容涉及學術論文,客家人物及風俗,客家歌謠、客家簡訊、保健知識等內容,深愛廣大會員喜愛。
雲南客家文化研究會自成立以來,十分重視與海內外客屬社團的聯繫,通過各種管道開展與他們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參加全球性的客屬組織舉辦的各種活動。我會選聘海外客家名人熊德龍先生為名義顧問,先後組團參加了自1994年在廣東梅州市舉辦的第12屆及其後的多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還參加了亞細安(東盟)在深圳、賀州及在柬埔寨金邊等地召開的東盟客屬懇親大會。同時,還先後接待了近百個海內外客屬社團的來訪,特別的是泰國客屬總會和馬來西亞客屬公會,為資助在滇客家子女求學深造,提供了獎學金和助學金。從1995年起,先後三次有41人次獲得資助。
七彩雲南是投資沃土,是海內外客屬企業家投資創業的天堂。改革開放後,大批海內外客家企業家湧入雲南,投資開工廠創建實業,取得卓有成交的可喜成績。據雲南廣東商會介紹,目前在雲南投資開工廠開展颯活動的廣東企業界人士約有60餘萬人,其中客家人約占十分之一。在滇的客家人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奮力拼搏、艱苦創業,憑藉客家人不怕吃苦和精明能幹的本領,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七彩雲南作為創業的沃土,轄區內豐富的生物和礦物資源國內少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奇特的人文景觀更是迷人,與泰、緬、老接壤的地理位置,瀾滄江湄公河的積極開發和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使雲南成為發展冶金、製造機械、藥物製品、旅遊開發等產業的黃金寶地。雲南省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招商引資發展雲南經濟的工作,進一步提高以對外開放水準。制訂和推出一系列投資優惠政策,創建了良好的投資環境,放寬了投資領域,不斷完善投資硬、軟體設施,認真做好各方面的服務工作。雲南人們熱誠歡迎海內外客屬企業家來滇投資興辦實業,為邊疆的繁榮、為祖國的昌盛作出貢獻![201801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