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2016客家箏情音樂會》記實

2016客家箏情音樂會》記實
江彥震
『古箏彈出山歌韻,山歌唱出客家情』
一場以『聊弄弦以作韻兮』─「客家聲腔與箏樂的對話」為主題的《2016客家箏情音樂會》,於20161210日下午230分,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音樂戲劇中心2樓劇場舉行,引起熱烈的迴響,當天午後愛好客家音樂的鄉親及各族群民眾,陸續湧入劇場,旋踵間戲棚下擠進了滿滿的人潮,現場座無虛席,每位觀眾都屏息以待,臉上充滿著渴望之情。
這場音樂會指導單位為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辦單位是台北正心箏樂團。協辦單位有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中華民國樂器學會、台北市社區古箏班,特邀演出單位為晨園箏樂團、南園客家箏樂團,演出單位為台北正心箏樂團。
開場前,主持人─「台北正心箏樂團」團長魏德棟,先為大家上一課,所謂「弄弦」,其實是通稱一切發出的弦音輔以左手悠美的的裝飾技巧,也就是古箏常用的按音。不同的表現手法,便形成各派鮮明的特色。我國的弄弦不光只有左手壓按弦線的按音而已,大凡能使樂曲有豐富技巧,涵蘊美感,皆可稱作「弄弦」。弄弦也是中國、日本、韓國彈弦樂器類所獨有的特色。再說這個「弄」字,用的也是相當靈巧而具意義,它不僅弄活了古箏樂曲的生動表達,且也將東方音樂那種獨特的聲韻兼備的音色,深刻的發揮。同時,我國說唱音樂中的弄弦法與傳統各派箏曲間的關係,素來密不可分。原因是說唱音樂中,一些唱腔上的裝飾音,有時在傳統箏的伴奏下,更能牡丹綠葉,相得益彰的雙重效果。因此,演奏者應該集中在樂譜的聽覺性而非它的視覺性。
當天的迎賓曲為臺灣民謠〈恆春戀曲、臺灣好、阿美族舞曲〉,由台北正心箏樂團演出。〈恆春戀曲、臺灣好〉為古箏二部合奏,〈阿美族舞曲〉為古箏四部合奏。其次是〈初朝歌、桃花開〉,由鍾義明、曾鈺琴演唱,台北正心箏樂團演奏,山歌對唱,古箏作韻,二弦導板。
接著是,〈天公落水隨想曲〉古箏三部合奏,由晨園箏樂團演出;〈船夫歌〉,山歌獨唱,古箏作韻,二弦導板,由鍾義明演唱,台北正心箏樂團演奏;〈八月十五〉山歌獨唱,古箏作韻,二弦伴奏,由曾鈺琴演唱,台北正心箏樂團演奏;〈撐船調〉古箏二部合奏,嗩吶,客家擊樂,由徐中南吹奏嗩吶,晨園箏樂團、南園客家箏樂團演奏;〈十八姑娘〉古箏四部合奏,由晨園箏樂團、南園客家箏樂團、台北正心箏樂團演出。
〈掛金牌〉古箏二部合奏,客家擊樂,笛子,口白。由徐中南口白及吹奏笛子,晨園箏樂團和南園客家箏樂團演奏;〈平板〉山歌獨唱,古箏作韻,二弦導板,由鍾義明演唱,台北正心箏樂團演奏;〈老剪剪花〉山歌獨唱,古箏作韻,二弦導板,由曾鈺琴演唱,台北正心箏樂團演奏。
〈撐船歌、鬧五更〉山歌對唱,古箏作韻,二弦導板,由鍾義明和曾鈺琴對唱,台北正心箏樂團演奏;〈金針山之戀〉古箏二部合奏加上鈴鐺,由晨園箏樂團演出;〈月桃香滿月桃山〉古箏二部合奏,由晨園箏樂團、南園客家箏樂團及台北正心箏樂團共同演出。
這場音樂會以古箏的弄弦技巧中來「作韻」,自然表現出客家箏曲「輕重疾徐、抑揚頓挫、啟承轉合、跌宕起伏」的優美旋律,讓現場觀眾深深的蕩漾於心湖。奔放時不失其飄逸,細緻處而氣魄得兼,有武將之胸襟,文人之灑脫,藝術家之素養,哲人之風範,自然而然流露於台上台下,充分的體現了古箏是聲韻兼備的我國傳統樂器。以中華瑰寶,千秋萬世的「小瑟」(箏之古稱)英姿,讓客家聲腔器樂化,也讓琴韻箏音聲腔化。這正是一場「客家聲腔與器樂的對話」。
台北正心箏樂團長魏德棟,是臺灣新竹客家人,原籍廣東五華,祖籍河北鉅鹿。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古箏專業教授,政治大學、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古箏研究社教師,中華民國樂器學會名譽理事長,正心爭樂團創辦人團長兼藝術總監。
台北教育大學國小師資科美勞組畢業,後進入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美國夏威夷州立大學音樂系暨遠東文化藝術學院東西方音樂高級研究班深造畢業。自號「自耕農」,期許能在耕地上、藝園中、心田裡默默耕耘,自我修持之農夫。
魏德棟先生兼擅文學、音樂、美術。畢生從事箏樂之研究,造詣甚深,創辦箏樂團,多次應聘至南亞、歐、美、加、日、韓、南非、澳紐、大陸、東南亞講學演奏,備受讚譽,弘揚中國文化,貢獻至巨。其著作有「唐詩研究、宋詞、詞家及其音樂性的研究」、古箏合奏曲集等十二本;論文有:〈國樂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從箏曲「高山流水」探討中國箏的形而上學〉、〈箏族樂器合奏配器法〉等八篇;並受邀擔任講座:「認識古箏」廣播講座六十講、「古箏的演奏形式及配樂方法」廣播講座十八講、箏族樂器演奏法介紹。其箏曲精華俱收錄在《中國古箏音樂專輯》、《三峽情思》演奏專輯、《正心箏樂團合奏曲集》一套錄音帶、《月桃香滿月桃山》、《蘇州河邊》、《阿美族舞曲》古箏合奏CD專輯和《箏之藝曲集》樂譜之中;並創新多種指法,對古箏貢獻良多。
魏德棟教授以「十指神功」名揚海內外,他指頭飛快的彈撥古箏,琴韻流暢,音色圓潤,層次感十足,聆聽者彷佛身歷其境,曲畢仍餘音繞梁!曲風活潑、朝氣蓬勃的〈月桃香滿月桃山〉,是他的創作,也是他平時最愛彈奏的曲子。「每每彈奏這首曲子,就會想到新竹老家月桃花盛開的景象,越彈心情就越加舒暢。」當時就是憶起這番情景,讓他靈感如湧泉,寫下這首曲子,〈月桃香滿月桃山〉不僅曾在美國公共電視網播放,也常是受邀海外表演的指定曲之一。
他於1977年邀集其門下品德純正、學習認真、技藝精湛的學生組成的台北正心箏樂團,數十年來已辦過超過800場演奏會,更多次受海內外邀演交流,足跡遍及歐、美、加、日、大陸等數十國。他並創立多所大學的古箏社,正由於他努力宏揚箏樂藝術、宣揚國粹,讓他榮獲第三屆『中華民國文化藝術薪傳獎』。
晨園琴箏社創辦人暨晨園箏樂團團長蘇秀香,台南新化人,台南高商畢業後經胞兄蘇有泉教授引薦投入魏德棟教授門下習箏,19781979年連獲台北縣全國音樂比賽古箏獨奏第一名及第三名,隨即考入國立藝專三專部國樂科琴箏組。1980年起開始教授古箏,迄今三十餘年不輟。1984年獲花蓮縣音樂比賽作曲組優等,教學之餘從事樂曲創作。
蘇秀香集教學、演奏、作曲於一身,曾多次參加、舉辦國內外演奏集發表作品。於1995年完成並出版《增編梅庵琴譜》上下冊。樂曲創作有箏曲、琴曲、樂琴曲、歌曲等三十餘首,改編樂曲百餘首,出版古箏譜《音湖行》、《楊柳青青》、月琴譜《今月琴聲》。蘇秀香古箏彈奏風格清奇秀麗,空靈沉靜,能使人滌去塵想,與其古琴素養相得益彰。
南園客家箏樂團團長徐中南,桃園新屋客家人,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碩士,政戰學院音樂系畢業,學生時期主修古箏,師事於魏德棟教授與董榕森教授,笛子、嗩吶曾師事劉松輝老師、江永生老師、陳裕剛教授,聲樂師事劉美燕老師,因少年時期生活中即經常接觸客家八音與客家山歌,更牽動其對客家音樂的熱忱之心。在多年的音樂教育洗鍊與音樂教學經驗的累積之下,也成就其善於演奏多種中西樂器,舉凡笛、簫、嗩吶、古箏、揚琴、長笛…等多種樂器均能演奏,尤其在古箏、笛子的演奏藝術上,有相當高的素養及評價。另在客家民歌演唱及客家八音演奏也有傑出的表現。
徐中男老師亦於台南安平創設「緣鄉絲竹音樂工作室」從事古箏及笛子等多項樂器之教學,也投入學校傳統音樂藝術社團─絲竹樂社、客家八音社團執導。同時在台南市多所學校擔任客語教師,指導客家歌謠音樂及客家語,深耕傳承客家文化不遺餘力。並獲得客家委員會頒客語薪傳師(語言類、歌謠類)之榮譽。[201612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