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客家不斷遷徙中永續不變的精神

客家不斷遷徙中永續不變的精神
劉盛良  世界客屬總會理事長
論文摘要

千百年來不斷的遷徙墾拓的客家人,無論所遷移的環境如何險惡,始終堅持要把祖先的語言和文化傳承下去。客家先民為尋求生存環境的改善與安定,不斷的自中原向南遷徙,長期下來鍛鍊出堅忍的毅力與硬頸的精神,才能挑戰惡劣之大自然環境繼續繁衍生息,乃至如今枝繁葉茂遍布海內外。
艱困的生活使得客家人養成了所謂的「硬頸精神」,換句話說,就是刻苦耐勞、勤奮、努力、獨立拚鬥、忠義愛國、不屈不撓擇善固執的“客家精神”。“客家精神”就是客家不斷遷徙中永遠不變的堅持,也因為這份堅持造就客家今天的形象。美國學者韓廷敦教授( Eus Worth Hungtintion )說:「客家人是中華民族的精華」(註1);英國傳教士艮貝爾( Geonge Canpeel )說:「客家確是中華民族裏最顯著,最堅強有力的一派」。(註2
客家人勇於開拓及克服逆境苦難的精神,在世界各地逐漸累積了豐富的成果,成為當地創業成功的典範。歷史上客家人,在各個領域為人類作出了許多的重大貢獻,充分凸顯出“客家精神”的可貴。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並繼續堅持下去。
壹、  前言
儘管客家為了生存、發展,長期的遷徙、流浪,顛沛流離,逐步地擺脫了中原「安土重遷」和「父母在不遠遊」的傳統保守觀念的束縛,樹立起「四海為家」「處處是家」的新思想。客家精神是經由歷史嚴酷的淬礪,鍛鍊所打造出來的。客家歷史即是客家先民的流浪史、奮鬥史、拚搏史、創業史。今天的客家人經由長期的顛沛流離,在逆境中之所以能夠與自然和社會抗爭,獲得新生和拓展,就是秉持著這種永遠不變的堅持。在台灣由於特殊的歷史演變的背景與環境的因素,客家精神亦可稱為“義民精神”。
四百多年來,臺灣客家的獨特歷史脈絡已經創造了客家文化的獨特典型。在客家的定義上,除了對悠久傳統的血緣式探究之外,還要從客家精神的延續、文化創新、文化再造運動的角度從事自我認同的定位。因此,不斷推陳出新、創造客家文化的論述課題,已經成為今天臺灣客家學所追尋的新方向。




________________
(註1)美國天主教神父拜爾德耳著《客語易通》、《客語淺說》序文。
(註2)英國傳教士肯貝爾1912年在某次宗教會議上作報告所言,後來印成《客家源流與遷徙》。

貳、客家的名稱
客家的名詞,一說出自於清朝中後期珠江中西部地區的土客械鬥,當地的移民被稱作客家人,進而引申到跟他們相關的祖地居民,如梅州人、惠州人等。他們因文化背景相似,均被稱之為客家人。後來約定俗成,客家成了粵東以及同粵東一帶居民操持相同方言,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族群名稱。
另有一說,指客家的本意應該是古代生活在南方的佘族舊名山客木客。而後漢族移民在跟佘族人相處融合的過程中,借用了這個說法,自稱客家。但現在說的客家則是指客家民系、是客家人的簡稱。這裏的同樣包含了佘族山為主,故我為客的意思。目前佘族人仍然喜歡自稱山客
從歷史上看,在五胡亂華中原人民輾轉南遷的時候,已有「給客制度」。南齊書州郡志云:「南兗州,鎮廣陵。時百姓遭難,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元帝大興四年,詔以流民失籍,使條民上有司,為給客制度」。可知客家的「客」字,是沿襲晉元帝詔書所定的。其後到了唐宋,政府簿籍,乃有「客戶」的專稱。而客家一詞,則為民間的通稱,宋朝製作戶籍時,當時將自古以來即居住在該地的土著稱為「主」,以後從外地遷來的即稱作「客」﹔客家一詞於此誕生。
參、客家的起源
客家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主要的有土著說和中原說。“土著說”認為客家是係一共同體,即三角地區的古越族漢化以後產生的共同體,其主體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中原說”則認為客家係來自中原的移民為構成主體;古籍及官方文書以來人稱呼客家。
一般認為,自從東晉永嘉年間,乃至五胡亂華開始,中原漢民大舉南遷,經南、西到達梅州,最終形成相對成熟的、具有穩定很強性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聚集於閩、粵、贛連結地區,經過與當地等人口居多數的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具有有別於漢族其他民系的獨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個漢族民系。其文化的主要特徵及表現出繼承中原漢族文化,所以應肯定為漢族的一個支系。但是這支民系不是純漢族血統,其文化也不是純中原漢文化,所以作為一個群體,其成員就應該包含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徵的不同民族的成員。因此,客家的說法是作為一個漢族民系的稱謂,並非是一個種族的概念,而是文化的概念。
此後,客家人又以梅州為基地,大量外遷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梅州贛州汀州惠州福建寧化石壁是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也被成為客家祖地
肆、客家的遷徙
從客家人的姓氏族譜中,可以發現客家人源於漢族,是住在中國北方的居民。活動範圍約在今山西、河南、湖北間。經語言學家考證,客語接近中原古音韻,其社會宗法制度、文化生活習俗、服飾衣著、信仰崇拜、風水迷信等方面與舊中原類似。
根據族譜和史冊,多數客家人係在宋靖康之變後遷居到南方的中原人,他們大部分都是青年男子。這些中原男子與當地的越女通婚,後代繼承了父輩的姓氏和儒家文化,也繼承了百越的風俗,所以客家話具有宋代漢語及百越語的特點。
根據歷史學者羅香林的研究,因北方的動亂不安客家人歷經五次大遷移,客家人從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南遷,可分五個時期:
第一次大遷徙在西晉永嘉年間。五胡亂華,國都由洛陽遷往南京,中原一帶胡騎縱橫,兵荒馬亂,大批貴族名流及平民百姓紛紛往江南遷移。為了避難,客家先民也紛紛南遷,渡過黃河,到達湖北安徽、河南南部,及江西一帶。
第二次大遷徙在唐末至宋,主要是受到黃巢之亂的影響,迫使客家先民遷移到安徽南部、江西東南部、福建西部與南部、廣東東部東北邊界等地區。
第三次大遷移發生在南宋末到明代初年。蒙古人入主中原,宋室南渡,當時居住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的客家人也隨著遷移到廣東東部和北部,並擁護宋朝王室,和蒙古軍隊對抗,犧牲壯烈。
第四次大遷移在明末清初到乾嘉之際。受滿人南下入主及內部人口膨脹等因素,由廣東東部、北部及江西南部遷往廣東中部及濱海地區,及四川、廣西、湖南、臺灣,且有一小部分遷到貴州南部及南部及西康的會理。
第五次大遷移在清以後,因受土客械鬥太平天國事件的影響,由廣東中部的新興台山等地遷到廣東西部的高、雷、欽、廉各州,遠的到海南島。
伍、客家的來臺
正如客家本色歌詞言:唐山過台灣,無半點錢;剎猛打拼耕山耕田,咬薑啜醋幾十年;毋識埋怨(註3)。根據文獻記載,閩粵客向臺灣的遷移,最早始於明代中後期。明末清初,鄭成功在把荷蘭趕出臺灣之後,又把這裡作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故而大量招募大陸人民入台,開荒墾殖。正是從這時候起,閩粵兩省的居民開始大規模的遷移臺灣,而大本營地區的客家人也隨之進入臺灣。不過,最早來臺的客家人,雖是跟隨鄭成功的部隊入臺,但人數並不多,明鄭覆亡後,大都被清廷遣回原籍,對臺灣的開拓並沒有產生什麼影響,接著又是清初的禁止移民渡臺政策,主要的理由是防止臺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之地,對客家人禁絕更嚴,因此客家人較大規模的移民,則是清康熙中葉以後的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3)“客家本色”是涂敏恆作詞作曲的創作,係台灣非常風行的客家歌曲,被普遍認為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歌曲,其歌詞為“唐山過台灣,沒半點錢,剎猛打拼耕山耕田,咬薑啜醋幾十年,毋識埋怨。世世代代恁樣勤儉傳家,兩三百年沒改變,客家精神莫豁忒,永遠!永遠!時代在進步,社會改變,是非善惡充滿人間,奉勸世間客家人,修好心田。正正當當作一個良善的人,就像以前老祖先,永久不忘祖宗言,千年!萬年!”
所以,客家人大批來臺,大約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軍平定臺灣以後,在此之前流寓臺灣而無妻室產業者,多被遣回原籍,加以清廷接受施琅的建議,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頒布渡臺禁令,嚴格限制潮州府、惠州府人渡臺。但客家人迫於生計,冒險從梅州、汀州、漳州而來者仍多,遍布臺灣各地,參與開發臺灣的行列。
1949年國民政府撤守台灣,又有上百萬來自其他各省的軍隊、公務員和平民百姓即所謂外省人,隨著國民政府渡海來台。其中亦有部份被稱為外省客家人來臺定居落戶。
陸、客家的遠揚
  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遷播的同時,又基於國內政治,經濟和家庭等原因,從南宋末年以來的700餘年間,各地客家人先後分別由廈門、汕頭、廣州、海口、虎門、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家沖等港口乘船,冒險到達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北美洲。現在客家後裔已遍及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正所謂凡海水所到之處,就有華僑,有華僑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經過1600多年的發展,因內外客家人總數已達一億二千多萬︰分布在中國大陸17個省,180多個縣市,港澳台地區,散居在海外84個國家和地區。因此客家人被譽為日不落族
柒、臺灣的客家
一、客語流失,文化斷層
目前居住在臺灣的客家人口約有四百五十萬至五百萬人,分布在全臺各個角落,其中以台北縣、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高雄縣、屏東縣及花蓮縣等縣市較多,又以桃竹苗地區較集中。由於許多散居雜處在福佬族群之間的客家人,為適應當地環境,與人溝通多逐漸學習使用閩南語,因此,經過幾個世代之後,子孫多被福佬同化,多數已無法使用客家母語,甚至自認閩南人了。不過,少數純客家居住地區至今仍然保存濃郁純樸的客家遺風,像南台灣的美濃鎮,中部的東勢鎮,北部的桃竹苗地區等。
政府遷台之後,積極推行國語政策,大眾傳播媒體也以國語為主,公共場所方言的流通受到限制,客家話遂逐漸流失,年輕一代大多無法流利的運用母語溝通,近年來因政治民主化,帶動了本土化政策的興起,但是本土化的倡導者,政治領導者,多以福佬化為導向,大眾傳播媒體也充斥著國語和閩南語,客家話始終找不到發聲管道,公共領域缺乏客語環境,因此,客語再度受到重重的打擊,導致客家文化的傳承和延續面臨空前嚴重的斷層危機,根據統計客家人口不但未隨著時間自然成長,反而每年以百分之五的速度,在快速流失之中。
二、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設立
由於客語逐漸流失,客家文化呈現嚴重斷層現象,客家界有識之士,無不憂心忡忡,為挽救客家文化的式微,紛紛籌組社團,像早期的「中原客家聯誼會」後改為「台北市中原客家崇正會」、「世界客屬總會」、「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及後來的「客家發展會」等近百個社團,目前仍在繁衍之中,試圖以集會結社的團體力量力挽狂瀾。1988年,激進者還發動還我母語運動,在台北街頭示威遊行,高舉封口的國父孫中山先生人像,象徵客語遭到打壓,以引起社會的注意與輿論的重視。文化界人士先後出版報刊雜誌,諸如,《客家風雲》即後來的《客家雜誌》、《六堆雜誌》、《中原週刊》、《客家時報》及《客家郵報》等,形成媒體輿論,喚醒客家意識,要求政府用公權力介入,經過各方的奔走,政府也有了回應,並在筆者等客籍立法委員積極推動之下,於2001年終於通過立法,六月十四日,正式成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從此政府施行各項客家政策有了法源依據,「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可以運用中央政府的預算,開始積極維護客家文化,及時止住了客家文化的嚴重失血,堪稱客家史上的創舉,亦是客家世界的一件大事,深具意義。
客家有了公權力的介入,讓客家問題獲得全民的重視,維護客家文化成為全民的共識,所以,一年後,2002六月十七日,台北市政府也跟著成立「客家事務委員會」,使得客家政策在地方上更加落實。之後,各縣市政府亦相繼成立客家事務委員會,或客家事務局,或文化局客家事務課,客家一時成為社會時尚,客家人也逐漸恢復自信心,慢慢走出都市隱形人的陰影,並以身為客家人為榮,令人欣慰。
在中央除了行政院客委會之外,其他部會也有客家相關措施的啟動,例如,行政院先後在屏東、高雄、台北及苗栗籌設「客家文化園區」;教育方面,在中央大學、交通大學及清華大學陸續設立「客家學院」,提升苗栗的聯合技術學院為大學,並設立「全球客家文化中心」,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亦設立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屏東教育大學設立客家文化研究所等。而行政院客委會也推出幾項比較大型的活動和措施,諸如,「客家文化會議」、「客家桐花祭」、「客家電視」;教育部實施的「母語教學」政策;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主辦「台北義民祭典」;世界客屬總會舉辦多次「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及「世界客屬城市領袖會議」等頗具意義的活動,為傳統的客家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讓客家文化不但繼續繁衍傳承下去,更得以再造與創新的契機。
三、客家桐花祭
「三四月間,油桐花開,花白如雲」,這是詩人范文芳詩作的詞句。桐樹原產於大陸的長江流域,早期引進台灣作為經濟用途。油桐木材色白,多拿來做火柴棒、牙籤、木屐或造紙;油桐子則取來榨油,桐油具有極佳的防水性,是油漆、印刷油墨的原料,著名的的美濃油紙傘傘面就是使用桐油。
桐樹樹幹直挺,約有二、三十公尺高,花色純白,花朵有五個花瓣,蕊心有紅有黃,因為在五月盛開,所以又叫「五月桐」,在樹稍上總是幾十朵,甚至上百朵群聚在一起,一陣風吹來,雪白的花瓣紛紛飄落地面,水塘,有如飄雪一般,煞是好看,此情此景,有人戲稱為「五月雪」。
由於油桐樹分布的區域,正好與北臺灣傳統客家人口分布地區相近,而客家聚落過去的生活確與油桐樹息息相關,桐花自然而然與客家有了關聯。因此,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遂於2002年推出第一屆的客家桐花祭,一炮打響了象徵客家意義的季節。透過桐花步道及導覽圖說,提供遊客更多元的選擇,更易親近桐花,親近客家。桐花祭也是文藝的,因為油桐樹下可以賞析客家文學,吟唱詩歌、繪畫寫生;桐花祭是生態的,白日遊桐花步道,夜晚訪火焰蟲(螢火蟲);桐花祭亦是趣味性的,捉泥鰍、檢田螺、做木屐、壓花捶染;桐花祭是令人垂涎的,客家小吃、傳統美食饗宴、檑茶、打麻糬、做野薑花粽等等。客家桐花祭能將大自然環境現象轉化成為客家文化的賣點,是相當成功的商業操作模式,值得舉辦其他活動者仿傚,讓鄉親們津津樂道。
四、台北義民祭
所謂義民,是指一批為保衛鄉土而犧牲生命的客家先民。明清之際,台灣地區多亂,康熙60年(1721年)有朱一貴,乾隆51年(1786年)有林爽文,起兵作亂,騷擾鄉民,使得民不聊生,客家先民為保鄉衛土,先後壯烈成仁的不知凡幾,終於弭平暴亂,因此受到朝廷敕封為「義民」,客家子民為感念發揚「義勇之民、忠於斯土、護祐人民」之忠義精神,在新竹縣新埔鎮枋寮建立義民廟,每年曆七月廿日,舉辦祭儀以彰顯義民曾為客家民族寫下一段轟轟烈烈的歷史,在桃竹苗地區分十五大庄輪流主辦祭祀活動,經過兩百多年的演變後,成為今天熱鬧而重要的客家節日。
在台北地區的義民祭典,自1988年起,由台北市中原崇正會等社團主辦,二十年來在台北各地舉辦,已跳脫外界對客家面貌模糊的認知,成效卓著,頗受好評。2003年起台北客家義民祭典,由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主辦,透過一系列融合傳統與現代活動的呈現,提升為全國宗教主流信仰之一,同時讓更多的客家後代及其他族群人士深刻了解客家文化,並重新定位新客家人給全國民眾的意象。並冀望義民祭典能將義民信仰,由信仰儀式提升到文化藝術層次,成為「北義民,南媽祖」的臺灣重要宗教活動。
五、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客家能由族群內部自發地通過懇親會的形式,定期聚集一堂,像一家人一樣,敘親情、談鄉誼、建立共識,謀求共同的發展。這種團結與凝聚力是其他族群中少見的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就是卓越的人文精神,也就是刻苦耐勞、堅韌剛強、開拓創業、團結奮進的精神。正是客家民系千百年來遷徙發展並保持強大凝聚力、創造力的根本所在。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是客家人世界性的聯誼活動,起緣於香港崇正總會。19719月間,為慶賀香港崇正總會成立50周年暨崇正大廈落成揭幕,世界各地47個客屬團體的250個代表匯集香港,參加有關的慶典活動。活動大會決議,將此次大會定為“世界客屬第一屆懇親大會”。此次大會還決定,以後每兩年召開一次懇親大會。為推動「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因而特別成立「世界客屬總會」,會址設在台北,成為散居世界各地客家鄉親經貿、情感的交流平台。迄今為止已召開過21次大會,得到了海內外客屬同胞的好評和鼎力支持。
懇親大會定期而持續的召開,既加強了華僑及華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更溝通了海內外客家人之間的聯繫,以親情和客家文化為橋樑,構築了國內海外客家民系大通道,藉由客家文化圈、經濟圈的促進,更有效的強化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六、世界客屬城市領袖會議
2002年開始,世界客屬總會即秉持著傳揚客屬文化,城市交流合作,促進族群和諧,拓展國際關係為宗旨,定期舉辦「世界客屬城市領袖會議」,其目的在客屬城市工作經驗交換,開展全球客家領域;客屬城市藝文活動觀摩,展示多元文化涵蓄豐收;宣講總會跨年度績效與計劃。來自海外各地的鄉親分別報告當地鄉情,引起熱烈的迴響。因此,世界客屬城市領袖會議也可以說是小型的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七、客家電視
臺灣在200371開播客家電視頻道,全天候以客語作為主要的語言播出節目,在電視上聽到親切的鄉音,讓客家鄉親感動不已。客家的聲音總是發出來了,不再躲在暗處見不得人,客家人從此可以在公開場合大聲說客家話,也不再是都市的隱形人了,因此,客家電視的開播,對客家發展的影響可謂既深且遠。
八、母語教學
由於本土化的風起雲湧,各族群都感受到母語流失的嚴重性,民間紛紛要求學校應負起母語教學的責任,各縣市教育當局為反應民意及因應時代潮流,近年來開始逐步推動國小母語教學課程,原則上,由學生自由選擇所要學習母語的種類,然後,由學校安排師資及教學時間,構想甚佳,對母語的保存與延續發揮了一定功能。
扒、客家精神
客家文化意識的核心精神,是儒家的「人文精神」。這種「人文精神」在客家文化意識中的主要內涵及其表現是:把孔孟之道尊為聖賢之道,視「三綱、五常」為處世為人的是非道德標準。在客家人的意識中最重「忠、孝、節、義」,把不忠、不孝、不仁和失節視為大逆不道.,同時,也極注重「仁、信、禮、智」,把不仁、不信、非禮、非智,視為最大不敬和缺德。這種承傳自我國古代文化思想,主導於客家文化意識的「人文精神」,並沒有由於歷史和環境的變遷有所消滅,而且正由於客家人在千百年來祖祖輩輩所經歷的民族苦難和流移轉徙的艱苦生活境遇,更加強化了這種精神,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他們對民族壓迫和對來自任何方面的強權主義的強烈逆反心理,以及對戰勝困難、尋求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諸如齊家、睦鄰、義友的群體觀念和自信自強、開拓進取的主觀奮鬥精神。
由於客家人在歷史上有看跟其他民系所不同的長期遷徙經歷,這使他們能夠更為廣泛地接觸外界的異體文化,特別自清代中葉以後,客家人大量往世界各地去謀生,客家文化意識也不可避免地要生存競爭中跟各種異體文化意識展開較量,接受檢驗,進行揚長補短,優勝劣汰。他們將民族傳統文化意識中有價值的東西繼承下來,也將各種異體文化意識中有價值的東西吸收過來。因而,在進入近代以後,客家文化意識中那種既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又富於求實的精神,以及重名節、薄功利,重孝悌、薄強權、重文教、薄無知、重信義、薄小人等為人處世的道德價值觀念,都足以表現為近代客家文化意識的基本特徵。
客家人被公認的具有下面幾個精神特點: (1)刻苦耐勞、剛強弘毅 (2) 勤勉創業、負責 (3) 團結奮鬥、熱情好客(4) 重視教育 (5) 忠義愛國、保鄉衛土(6)女性具備勤儉美德。
結語
客家先民之祖先暫且不論,就從唐朝說起,僅僅列舉歷史上較具知名度的代表性人物,諸如:「出將入相」典型代表人物郭子儀,宋朝格物致知的朱熹、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民族英雄袁崇煥,清朝農民革命的洪秀全、中興名臣曾國藩、常勝軍黑旗軍領袖劉永福、我手寫吾口的外交家黃遵憲、孤臣無力可回天的愛國詩人丘逢甲、在南洋創立蘭芳共和國的羅芳伯,現代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抗日烈士羅福星、八百壯士謝團長、中國總設計師鄧小平、新加坡建國之父李光耀、顧全大局的葉劍英、台灣歌謠先驅鄧雨賢、模里西斯建國功臣朱梅麟、客家學鼻祖羅香林、愛國大慈善家胡文虎、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企業家田家炳、明德親民福鄉邦的劉南琴、領導菲律賓人民力量的柯拉蓉艾奎諾Aquino,Corazon Maria等等不勝枚舉。
其中特別最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為理學宗師朱熹,古今共仰。四書疏註,為學者所必讀。淳祐年間從祀孔廟。清朝康熙年間被提升為十哲的第二位。世稱朱子,又稱朱文公。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在獄中還留下千古傳誦的愛國詩篇─『正氣歌』,這就是“客家精神”的充分展現。
明朝末年的民族英雄傑出統帥袁崇煥,寧錦大捷擊退後金,遭明思宗冤殺,明思宗錯殺了袁崇煥,最後自己也落得吊死在北京煤山,朝廷覆亡的悲劇。袁崇煥是被清太宗使用離間計和借刀殺人之計殺害,不禁令人掩卷長嘆!
漢族為反抗異族統治所發動農民革命之民族英雄洪秀全,讓世人開始注意到客家人的存在,客家人從此抬頭挺胸昂首闊步以身為客家人為榮,終至引起另一位客家人孫中山先生的效法,號召國民革命推翻滿清,改變了中國幾千來專制政體的歷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臨終時猶頻頻呼喚全體國人「和平、奮鬥、救中國」。先生一生對國家民族的偉大貢獻,被尊稱為國父,客家人當然引以為自豪,並以其為客家人的典範與象徵。
中國總工程設計師鄧小平,帶領中國走向改革開放的光明大道,開始一次新的革命,開始一個新的紀元,中國從此和平崛起,功同日月。
另外,在臺灣的抗日英雄羅福星被捕後雖遭嚴刑逼供,但大義凜然,寧死不屈。他在獄中慷慨陳詞:「為憂國憂民,斃而埋屍臺灣,永為臺民紀念虎死留皮,人死留名,古今英雄同此志氣」,並從容賦詩:「殺頭宛如風吹帽,敢在世上逞英雄」,顯示出視死如歸的英雄本色。次年三月三日,羅福星被處死,在絞刑台上從容就義,當時年僅二十九歲。(註4
從臺灣義民信仰的歷史和規模來看,可以發現義民崇拜絕不是虛幻的神話,而是根植在客家人對先民開拓臺灣的感念之心。義民廟也象徵著客家人「慎終追遠」的傳統,而且是崇尚熱愛鄉土、保國衛民的「忠義精神」。義民廟的史實證明,每當社會、國家發生巨變,同胞有難的時候,總會有一批又一批的客家人物,勇敢的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穩住大局,安邦定國;更證實客家人無論遷徙到何處,都能充分展現出具有客家本色的「義民精神」,發揮「客家精神」。
馬關條約之後,乙未戰爭是台灣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侵略的戰爭,同時也是臺灣史上最大一次戰爭,客家義軍成為臺灣抗日主力。以胡嘉猷、吳湯興、姜紹祖、徐驤為首的客家義民軍在此戰役中,為捍衛臺灣這塊土地壯烈犧牲,成為可歌可泣的英雄。因此,從臺灣客家先民的開拓史來看,“客家精神”也可以稱為“義民精神”也就是“保鄉衛土和愛國護民的精神”。臺灣的客家人始終秉持著“客家本色”,“世世代代就恁樣勤儉傳家,兩三百年無改變;客家精神莫豁忒,永遠! 永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4)江彥震:《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世界客屬總會發行,200510月,第58~1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