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THAILAND),古稱暹羅(SIAN),1939年更名泰國。總面積5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000萬,華僑、華人、華裔約500萬。位於中南半島的一個溫熱的國度。華裔泰國人指的是移民到泰國的華裔。今日屬於泰國人的一支,也是一個主要族群,約有850萬人(2008年),占總人口的12%,其中相當一部份來自中國廣東潮汕地區。泰國華商是泰國的重要經濟支柱,當地有不少大型企業都是由華商開辦。這些華商早在清朝時就已經來到泰國謀生,並漸漸融入當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華人漸漸把握泰國的經濟命脈,使當地開始出現排華情緒。華人為求自保,都主動放棄原來的中國拼音姓氏,而改用有相同意思的泰語文字來當作他們的新姓氏,或採用當地原有的姓氏,後來稱之為「改姓名運動」。例如泰國第20任首相川、第23任首相達信和第25任首相沙馬皆是華裔泰國人,他們也另有漢名,但在職期間都只用泰名自介,而非漢名。
從1990年代開始,泰國連同其它四小虎成員的經濟開始起飛,群眾的態度開始轉化。當地傳媒更製作節目,講述華人在泰國歷史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強調他們與泰國的其它種族一樣,都是泰國人。華裔泰國人移民的類型可分為五種:謀生移民、技術移民、墾殖移民、商貿移民、反清移民。
客家人旅居海外的歷史悠久,可追溯至唐代,唐禧宗乾符六年(879),黃巢起義軍占廣州,社會動亂,廣東人逃避海外,據1940年版《華僑名人故事錄》記載;南宋末,梅縣松口人卓謀等隨宋軍到崖山,1279年兵敗宋亡,卓謀與十多位倖存者乘木筏漂流到東南亞(印尼加里曼丹)定居,為有史可查的梅縣旅海外華僑。
自明朝洪武初年(1367年)開始,前往中國朝貢的暹羅使者當中即有華人參與,他們最早是以通事的身分出現,如洪武5年(1372年)的李清,到了洪武14年(1381年)陳子仁既以正貢使的身分出現。這些華人都旅居有年,精通暹羅語。13、14世紀之際,克拉地峽兩岸如春蓬(Chumphon)、素叻他尼(Surat Thani)與六坤(Ligor)等商港,最早吸引了華裔前往經商。16世紀西方努力滲透泰南時,華人錫礦工人已在泰南建立了牢固的基礎。同時,中國海盜林道乾及其隨從,因受不了官兵的追剿,南逃至北大年落戶,並與當地女王成婚。北大年逐漸地發展為華人的聚落。
明嘉靖37年(1558年),大埔人肖晚,程鄉(梅縣)人林朝曦與饒平人張璉為首的武裝力量發展到10萬人,後為戚繼光所敗,不少人逃入印尼。海上武裝集團反抗明朝的林道乾(惠來人),反抗失敗,于明萬曆元年(1573年)率部數千人逃到柬埔寨,後到暹羅南部北大年定居。
16世紀初,阿瑜陀(又稱為大城,阿育他耶)已有華人聚集區。據當時華人的記述,華人在這裡已住了好幾代。他們在阿瑜陀王城與日本人和葡萄牙人展開商業競爭。據法國駐阿瑜陀王城的法國大使勞貝里(dda Loubere)的紀錄17世紀中葉時,王城約有華人3000至4000人。
到了17世紀末,全泰國的華人人口約有10,000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0%。那時的泰華多來自華南福建與廣東商港,屬商貿移民。華人在商場上所向披糜,17世紀時日本人在阿瑜陀王城失勢,華人更乘機迅速地利用了泰王對貿易深感興趣的心理,成為皇家貿易的代理人,從中取得利益。泰王視華人為自己人,給予特殊的待遇,因而華人與歐商競爭時占盡優勢。
1766年,緬甸軍隊圍攻首都阿瑜陀,城內華人居民奮勇抗敵,保衛城池。嗣後,中泰混血兒鄭昭帶領500名部下突圍而去,並在1767年10月率軍收復阿瑜陀城,建立吞武里王朝。鄭昭的父親是潮州人鄭鏞,原籍廣東澄海,移民暹羅後發跡;母親是泰人婦女。鄭昭在執政期間(1767年-1782年),鼓勵潮州人大批湧入泰國。他們有的從商,有的從事墾殖,種植甘蔗與胡椒,以供出口。在湄南河東岸靠近今王城處,開始出現一個新的華人聚集區。鄭昭死後所建立的王朝,為卻克里王朝,泰國的皇家貿易空前繁榮,華商參與其盛,大批移民湧入。拉瑪一世乃在今日曼谷唐人街的核心地帶,興建了一個華人商業區。
隨着1850年代經濟的蓬勃發展,加速了華人移民的步伐。19世紀上半葉時,華商季節性地湧入泰國。到了下半葉時,一種有組織的預付船票應運而生,導致大批勞工移民的湧入。到了19世紀末,華裔泰國人已遍布各地。
民國新修《大埔縣誌》記載;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鄭成功舉義旗抗清,鎮將江龍,偏將羅宏(均大埔人)等率領義軍幾千人,隨鄭成功到臺灣,以後不少人輾轉到南洋各地。海上武裝首領林風(饒平人),于明萬曆二年冬率領戰船62艘,步卒,水軍各2000人,婦女、工匠近2000人,從澎湖列島往菲律賓,遭西班牙殖民主義者阻擊,林風余部至萬曆五年潰散,不少部屬流散到東南亞各國定居。張璉、林道乾、林風流散到東南亞的部屬,半數以上是廣東人。他們早就同東南亞各國進行“走私”貿易,“借交趾、占城、婆、暹羅以為逋藪”。
絕大部分華人來自廣東與福建。在20世紀初,潮州人占絕對優勢,占56%,客家人16%,海南人11%,泉漳閩南人和廣東人7%。潮州人之所以占盡優勢,除了鄭昭王的厚愛及連鎖性的移民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曼谷與華南間的輪船通航,要以汕頭為最早,大批潮人從這裡下船到泰國去。
泰國為海外華人最多的國家,泰國人口的14%被認為是華人。有學者指出至少有40%的泰國人具有華人血統,但並無準確性的人口普查及DNA的檢測來證明此理論。多數華裔泰國人是潮汕人、客家人、海南人和雲南人,也有部分泉漳閩南人和廣東人。
華裔泰國人在1970年代紅色恐慌中同化為泰國人,幾乎所有的華裔泰國人都講泰語,只有老年的華裔泰國人會使用漢語。泰語內有諸多特徵被漢語所影響。2000年人口普查中,有231,350人使用各種漢語(潮州、泉漳、海南、廣東和客家)。自18世紀以來,潮州話已經成為曼谷華人商界中最具影響力的語言。曼谷三攀他旺區唐人街耀華力路和石龍軍路唐人街的有著中文和泰文的雙語標誌。不少漢語詞彙影響了泰語,成為泰語詞彙,特別是泰語內菜餚食物的名稱、數字及與賭博有關的術語。
華裔泰國人絕大多數使用各種南方漢語。其中56%為潮汕人,16%為客家人,11%為海南人,閩台泉漳人和廣府人構成華裔泰國人7%,3%屬其他漢語社群。大部分的華裔泰國人為華人移民跟泰國泰族通婚的後裔,也有沒有混血的華人。客家人大量移居海外是清康熙朝延解除海禁後,清康熙61年(1722年)開始中暹大米貿易及1840年鴉片戰爭後,被迫於1842年8月29日簽訂《南京條經》,開放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五口岸通商,清政府由海禁政策變為對外開放,承認“契約勞工”,准許洋人在通商口岸設“洋行”亦稱“賣人行”,殖民主義者在中國大量掠奪華工,運往東南亞各國及南北美洲等地,進行“契約華工”(即豬仔)貿易,乃至1860年汕頭開埠,客家人出洋與日俱增。人主要分佈在清邁、普吉府和中西部各府。客家人在泰國擁有許多私人銀行,特別是開泰銀行。
一般都知道,客家人在東南亞以印尼為最多,其次是泰國,再次是星馬和緬越。客家人到東南亞的歷史,和其它各籍華僑一樣,源遠流長,起碼在千年以上。但有史可考的是從滿清皇朝末頁大開海禁時期,到目前,大概一個世紀。
那時候的客家人多數是手工業匠,如打金銀匠,皮鞋匠,縫衣匠,理髮匠等。能發大財,衣錦榮歸,炫耀鄉里的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個人。而在當時,在泰國的客家人也出了具有傳奇性地兩個人物,可以說是能夠拿出來說的其中兩個泰國客家人了,他們,分別是侯芳伯和伍淼源。
侯芳伯梅縣灣下人。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他從汕頭乘「紅頭船」到泰國,在泰北喃邦府柚木森林中開一間小雜貨鋪營生。一天,來了一位少年泰人,請他收留做夥計。侯芳伯見他相貌不俗,且同病相憐(他自己也是一個流浪漢),所以就答應那少年的要求,且把他當兄弟一般看待。後來少年吐露身份,原來他是喃邦王的太子,因宮廷變故逃亡在外。幾年後,喃邦王病危,派員查尋失蹤的太子。這太子終於被發現,返回宮中繼承王位。為報答侯芳伯數年收容之恩,新王問他需要什麼,侯芳伯指著周圍的柚木森林說:「我要這些。」喃邦王就把數萬萊的柚木森林給了他。侯芳伯就像做夢般發達起來,成了大財主,有「柚木大王」之稱。可惜他的財產到了本世紀初,就給他的敗家子花光了!
第二個是梅縣的伍淼源。他是泰國客屬總會創辦人伍佐南的父親,曾任泰國國會上議院議員伍竹林的祖父。他也是從經營木材起家的,由泰北的甘烹碧府發展到曼谷。二十世紀初的全盛時期,他擁有廣源隆地產行,廣高隆出口行,廣金隆火鋸廠及廣安隆保險公司。伍淼源本人為歷史最悠久的天華醫院及初期的客屬會創辦人。到了他兒子伍佐南手中,曾一度失敗。四十年代,他的孫子伍竹林由創辦泰華農民銀行而復興。現在,泰華農民銀行已發展成泰國第二大的民營銀行,有分行100餘家,遍布全泰國大小城市。現任泰華農民銀行董事總經理的伍班超,是伍淼源的曾孫。伍班超亦已有50多歲了,他的兒子多已成人,繼承祖業。伍氏一家是客家人在泰國曆五代而不衰的唯一家族。
過去客家人經營的工廠,限於皮革、紡織等幾種。現在已發展到鋼鐵、製糖、塑料、五金、成衣、植物油、肥皂、印刷、化妝品、汽車配件等數十種,大小工廠數百家。規模大的投資超過泰幣億銖,小的也有一千數百萬。商業方面,最普通的還是百貨商店,資本有大有小。此外,在商場經濟占有地位的,是歐美及日本、台灣商品的代理商及泰國工業品的出品商,還有近二十年來新興的金融信託、珠寶行、酒樓餐館等,及近幾年才有的旅遊業。總之,除了一向由潮州人經營的土產業如出口米商等,客家人還未能插手外,其他各行各業,客家人都能占一席位。
寬闊平緩的湄南河似一位時光旅者,見證著曼谷王朝的崛起,推動著河海貿易的興盛,迎接著搭乘一艘艘「紅頭船」、「青頭船」遠渡重洋而來的客家人,在湄南河畔,客家人以「一張席、一方枕」在異國他鄉安身立命、以「親望親好」的心態融入新家園,以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助推泰國發展。
客家人誰最早抵達泰國?據《客家》雜誌載:“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閩西汀州客家商人謝文彬,因販鹽下海,遇大風漂至暹羅,後就在暹羅定居,改名美亞,出任該國嶽坤(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學士” 這大概就是最早到達東南亞的客人。”據1989年修訂《豐順縣誌》載:《湯坑區陳氏族譜》:“石湖鄉肇吉公房派下十二世陳宏謀在暹羅萬磅設壽元堂藥行。”“考宏謀兄宏昭生於清雍正丁未年(1727年),據此推算陳宏謀出洋當在1750年前後。”這是豐邑客家人旅暹最早的文字記載。
徐南通(豐順人),清道光廿七年(1847年)在汕頭乘紅頭船出洋,經數月飄流,遇險倖存,在安南(越南)登岸,,後徒步抵暹羅,寄居于曼谷萬帽街。客家旅暹聞名的伍氏家族,其旅暹始祖伍淼源(生卒年月不詳,梅縣人),據稱伍氏於汕頭開埠後,他與澄海人許必濟等在航行南洋線的紅頭船上工作多年,後定居暹羅曼谷,其子伍佐南,清光緒五年(1879年)生於暹羅。豐順籍被譽稱為“廊主詹”旅暹華人詹采卿,清光緒四年(1878年)生於暹羅,其上祖旅暹當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前。暹羅南部宋卡府重鎮合艾開埠功臣謝柩泗(梅縣人),於清光緒21年(1906年旅暹)。國父孫中山隨從侍衛功臣張鑒初(豐順人),清光緒三十年(1907年)旅暹,以上均為有史可稽的旅暹客家華僑、華人。
泰國客屬總會會館原名「集賢館」,創立於公元1870年,會址設於三皇府,主持人為李家仁,伍福二君,集賢館之設立,宗旨首重義氣凝聚力量,互助互惠,團結鄉親。歷經變遷於1936年更名為「泰國華僑客屬總會」;1972年二月通過改名為「泰國客屬總會」簡稱「客總」。另成立文教、體育、宣傳、婦女、福利、工商、聯區及青年等八個委員會襄助發展會務;總會目前擁有四座山莊(是隆、谷莊、崇正、贊化),六個神廟(三奶、呂帝、漢王、本頭公、關帝、觀音),二所學校(進德學校及亞洲客家商學院)及崇正公立醫院。另設有獎助學金及敬老基金,每年頒發會員子女獎助學金及舉行敬老大會等活動;內地各客屬分會為解決各項困難以利會務推展,已陸續易名為當地客屬會館,全國76個府治之中的28個,包括合艾、清邁、羅勇、彭世洛、普吉、素可泰等共設有32個會館,可見規模與勢力之龐大。泰國客家每年於各府輪流舉辦懇親大會,藉以聯絡鄉誼、合作發展,歷代客家鄉賢鄉長奉獻良多。
根據觀察,客家人移民泰國,昔日是梅縣人開洋行、縫衣業、剪髮店、皮革製品等。豐順人以菜園為主,大埔人則以五金業居多,興寧人從事紡織業,但現在環境變遷,客家在泰國從事的行業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梅縣人後裔伍氏家族開有泰華農民銀行,是泰華五大銀行之一,洋行方面僅存曾氏家屬所創「黑貓」百貨公司。豐順人以往種菜居多,擁有大量地皮,在今天工商業發達的情況下,紛紛改行建立大工廠,經濟地位亦平步青雲;泰國南部的客家人廣植橡膠樹,生產橡膠人數不下於二十萬人,百年前梅縣人謝樞泗先生是合艾市開埠功臣,受泰國政府封國姓為「集拉納空」,為客家人帶來很大的尊榮。
客家人頑強勇於開拓,十九世紀末,廿世紀初,合艾僅是一個荒涼、偏僻、人煙稀少的小鎮,由於謝樞泗、徐錦榮等一批客家拓荒者的到來,對開拓合艾市的功績,有口皆碑:1913年謝氏買下了該市地皮建築商店、街道、道路;1914年承包了南部鐵路的建築,繼之圍墾種植樹膠,開發錫礦,於是該市日益發展,而成為今天泰南一個旅遊勝地和商業林立,僅次於曼谷、清邁的泰國第三大城市。
1958年,泰國曼谷市政府為了美化市容及擴展交通,市長乃參南下令,限制在半年內,孔堤地區全部制革、制皮業遷出孔堤,大地茫茫,遷往何處?在皮業公會的領導,並得到北欖府尹乃威吞的真誠指示下,孔堤區全部皮革業遷往北欖府挽蒲卅公里和卅四公里兩處建立新皮革工業區,當時此地段是海邊一片荒蕪、積水的沼澤地,野草叢生,人煙稀少,經過數十年的頑強奮鬥,投鉅資建廢水處理工廠,引進先進的制革機械,經國家環境局驗收,批准成為世界級現代化的皮革工業區,這些皮革企業絕大部分是客家華人及其後裔經營,其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可想而知。
據《廣東省志•華僑志》載:“興寧人素有織土布和製作藤器的技術,許多人挾技出洋,為僑居地(泰國、印尼、越南等地)織布和織藤業的興起和發展作出貢獻。”對泰國工商業發展的貢獻,泰國前發展部長乃朴•沙拉信,曾在豐順華僑工廠揭幕大會上致詞說:“華僑在泰國從事發展的工業者很多,如紡織業、制皮業、苛性鈉工業,等等,這些工業產品,都是為泰國人民所需,每年為泰國撙節很多外匯。”
客家華人對僑居國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作出貢獻,客家華人在泰國創辦華文學校,如1913年創辦進德學校;1925年辦懿德女校、異民學校;1928年辦中華學校等等。據統計1928年至1933年泰國華人創辦391所華校中,客家華人辦的有8所。
對祖國革命事業和抗日戰爭的貢獻:客家華人“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給祖國和家鄉以不同形式的支援。他們支援辛亥革命,投身抗日戰爭,關心桑梓的文化教育、公益事業,出錢出力,視振興祖國,挽救民族危亡為己任。”辛亥革命時期,泰國華僑張鑒初(上文已述)、馮燦利(豐順籍人),在孫中山革命理論的感召下,棄商參加辛亥革命,1908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暹羅分會,是該會最早的盟員之一。此後,從事華僑事務工作,貢獻良多。
泰國客家華人的歷史,是一部飄洋過海血淚史;艱苦奮鬥史;白手創業史;無私貢獻史;崇高愛國史;愛僑居國史;與泰國人民友好相處史;和泰國人民共同開發史。[201806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