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建築的特色
江彥震
客家人選擇居住地時,往往以『唯恨所居之不遠,所藏之不密』為基本原則,客家人因避居戰亂而離鄉背井遷居他方,但在他鄉常受到當地各種勢力之欺凌,故客家人對外排斥性高,對內凝聚力強,也因此客家人多群居。再加上客家人簡樸、注重風水和不忘本的族群特性,造就客家建築之獨特格局
。也因此客家人非常重視同姓宗誼的力量,往往會以「某某姓夥房」自稱;另外,在客家人的觀念裏,單家園屋不能形成夥房,也就是同姓血緣的多個家庭所共同居住的房子才能構成夥房的概念。
由正屋與橫屋圍出的廣場稱為「禾埕」或「天井」,為客家建築中的閒置空間,通常作為處理農作物、休閒、婚喪喜慶、舉行儀式的多功能公共空間。在材料的運用上幾乎都是因地制宜(從精神的層次,也可說是延續原鄉之傳統),用泥土、用火磚、用木、用竹,率都以建築物的在地資源優先考量。在色彩美學上,創造了與原鄉「白牆烏瓦」截然兩異的審美價值觀,逐漸吸收了閩南「紅磚紅瓦」的新風味。
在空間格局的設計上,一方面堅持著公廳的家族性公共空間的規矩,另一方面也因地制宜形成南北分殊、西東各異的在地化客家建築風格。著名的新竹縣北埔天水堂姜屋、屏東縣佳冬蕭屋、六堆夥房與美濃菸樓等著名的客家傳統建築,都可以看到臺灣客家建築落地生根的具體軌跡。
文字多也是客家建築的特色之一。敬字亭是客家庄特殊景致,這與客家人重視讀書人,敬惜字紙的觀念有關,客家人認為只要紙上寫字,就不能任意丟棄,遭人踐踏,即便是不要的紙,也必須送到專門焚燒字紙的「敬字亭」焚燒,以示尊重。
南臺灣客家人最具特色的空間形式,應可說是創造了正身與橫屋之間的「廊間」(或稱「廊仔」),廊間相當程度反映了原鄉大陸所未有的熱帶性氣候的生活空間需要,相當開放的空間(三個經常不關闔的門、兩個室內間門、兩個透空式窗戶),經常當成家庭內客廳、灶下或餐廳等最主要生活核心。
化胎是圍籠屋的重要文化符號之一,化胎的功能,俗謂主管「丁」,為宗族生育聚氣之處,有化育萬物的意思,象徵著綿延不絕的意思,因此化胎也是客家人安「龍神」的地方。化胎過去是一圍一圍半圓形的圍屋,俗民叫陰城。為何稱為陰城呢?風水先生在選擇這風水寶地時,也是缺陽補陰,缺陰補陽。因其所處位置較高,故曰陰,圍起來如城牆,故曰陰城。因坐北朝南,後面是小丘,形成北高南低的地勢。上堂後面的圍龍一圍比一圍高,也寓意著子孫步步高升,兆頭好,風水好。在祠之前面是一半圓形的大水塘(半月池),陰城與水塘所代表之哲學符號具有相當原始的價值。
在閩西、閩西南、贛南及粵東都各自存在不同的客家建築形態。在閩西南的南靖、永定一帶有圓形或方形等形狀的『土樓』。同樣具有防衛性格,甚或有過之的贛南住宅,稱之為「土圍」、「土圍子」或「水圍」的『圍屋』;在圍內則配置著與閩西土樓內部不同的建築形態。值得注意的是同樣位於閩西,比圓形(方形)土樓的防衛性要弱得多,但很有名的客家住宅永定「五鳳樓」也位於閩西南。在閩西的汀州客家文化地區,與江西省交界處,則採取與一般中國四合院建築性質相同的合院建築,亦即所謂的「九廳十八院」建築。另外,有與閩西土樓及贛南土圍的防禦設施不同的粵東客家建築,其在基地前配有半圓形水池,後有圍龍屋圍繞,圍龍屋內作有龜甲形稱為「化胎」的土堆,這類建築被稱為『圍龍屋』。雖然各地似乎分佈著不同的建築型態,但不能忽略的是各地都普遍存在中國民居建築的基本合院建築型態。
福建土樓分佈於兩個地域。其一是以龍岩、永定及南靖為中心的山區,其
西側以連城、長汀或寧化為隔,連接江西省南部區域範圍,為客家人主要的居
住地域。另一則從古都漳州延伸至廈門,以及接近臺灣海峽的詔安、平和縣的
沿海一帶,主要是閩南人居住的區域;他們與客家人擁有相同形式的土樓,其
範圍自九龍江上游內地的華安到南邊的廣東省地域。
在客家人居住的閩西山區,其主要的土樓民居有殿堂式的五鳳樓、圓形土
樓及方形土樓,從這個區域再往西北方去,明清時代屬於汀州府轄下的長汀、
上杭、武平、連城等處,在那裏則不見圓形或方形的土樓,倒是分佈著所謂的
九廳十八院為主之合院住宅。這種分佈區域及建築的特性,表示從中原遷來的客家人得以在汀州一帶休養生息。在中國大陸客家的原鄉地閩西、閩西南、贛南與粵東,因移民定居的歷史發展及在當地的社會文化背景下,產生出當今不同的建築形態。臺灣的客家建築主要傳承自粵東以梅州為中心的客家文化地區。
客家圓形土樓的興建年代較新,又其分佈範圍限定在永定山區,所以是基於地域性的歷史社會環境因素,從原來的殿堂式五鳳樓建築發展成方形土樓,那些無法定居汀州府一帶的客家人,進入嚴峻的山區後,從殿堂式的五鳳樓發展出方形土樓或是圓形土樓以適應環境。
與閩西的方形、圓形土樓相同具有防衛功能的江西省南部之「土圍」圍屋,
是在客家移民進入江西北部後,再沿著貫穿江西省的贛江從北到南定居贛南地
區的客家住宅。贛南地區在距廣東邊境約100公里處,在全南、定南、龍南地區
興建圍樓作為防衛自身安全的設施。與閩西成對照關係,雖亦有少數的圓形樓
堡,但大都為方形,周圍圍以「囗」字形的「回」、「國」字形的典型圍屋,
或在其外部再圍以「囗」字形的大型土圍。其次在四角設置高懸的碉堡,減少
防衛死角,以保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整體的建築形態有如漢代出土的塢堡形態明器。
儘管在建築形態上多屬方形土圍,但是隨著移民遷徙的先後,族群融合的
情形,當地居民有所謂老圍與新圍的「圍子」建築,位於龍南的關西新圍就是
其中最為典型的江西土圍民居之一,與其連接的老圍,就有如「父子」般的關
係。它興建於清嘉慶末年,道光7年(1827)完工,圍主稱徐老四,經營竹木生
意發跡後,從老圍分遷到此地興建的居住群。老圍利用小山岡的地形,在其
外部圍以樓屋的居住群,彷彿就是圓形的寨堡。在其相鄰的平地上興建的新圍,
運用堅固石材,準確地堆砌出高聳的外牆,圍住83.5公尺×92公尺大小的住宅
群。圍樓內部保留具有江南風情的庭院,但外部則是四角凸出的砲樓,有如固若金湯的堡壘。
江西土圍與永定、南靖一帶土樓的不同之處,除了方形與圓形的差異外,江西土圍尚於圍子內配置規模龐大的院落建築與廣場等設施。如新圍除了中央九開間中軸三進建築外,在兩側分別有三開間、三進的建築。在規模上,似乎比「九廳十八院」的格局還要大。並且中堂作為祭祀祖先的祖堂,不另外興建祖堂,而類似於閩西、閩南人在土樓內設置祖堂的作法。贛南客家土圍以合院建築為居住空間,旁側的樓屋僅作為防衛設施。這與合院建築既是居住空間也是防衛設施的土樓似乎有所不同,但是可以明確認為,贛南土圍仍是以合院建築為主體,再圍以四周的樓屋而成的形式特質。
『圍龍屋』分佈於以粵東嘉應州為中心的客家人居住區域,因為渡臺第一代客家人大都來自此地區,所以圍龍屋與臺灣客家建築似乎有直接而密切的關係。雖然因為地形、地勢的關係,長期以來江西、福建內地客家人遷徙往海外移民,
或從事海外貿易時,都路經廣州、深圳、汕頭、潮州,因此在廣東省境內也確
實存在類似福建、江西的住家型態。例如近饒平東北部一帶,即有近似福建省圓形或半圓形的土樓住宅,這是受到沿海地區單元式土樓影響的結果。近江西的廣東北部,則有如始興縣滿堂圍、永成保障樓等的塔狀碉樓,類於江西圍屋碉堡。但是畢竟這類的建築與主流的建築形態「圍龍屋」相較之下,算是少數。
典型的『圍龍屋』建築形態,其住家的前面有半圓形的水池,核心部分排
列有下堂、中堂、上堂三堂,兩側配有居住用的橫屋,背後有圍龍建築將半圓
形龜甲突起狀的化胎圍起來。祭祀祖先牌位於中堂,以中堂作為整座圍龍屋的
祖堂。後有靠山,前有平坦田地,與福建土樓、江西圍屋相比,對外防衛意識
薄弱,這似乎意味著在梅州一帶治安良好的歷史社會環境。
台灣的客家夥房受閩南化影響,普遍可見泉州式的紅磚紅瓦。夥房情懷源遠流長,臺灣客家三合院建築統稱為夥房,因為融合了臺灣在地人文環境,並遷就不同於閩粵原鄉的高溫潮溼氣候風土,發展出不同於大陸原鄉土樓或圍樓的夥房建築。夥房包括一槓屋(一條龍)、轆轤把(單伸手)和三合院、四合院,乃至於少數龐大家族共同居住的多護龍合院、圍龍屋等都叫作夥房。
ㄇ字型三合院夥房主要建構是正廳(客家稱廳下、阿公婆廳)、大眠床間與廂房橫屋,夥房座向由風水仙仔根據羅盤定以分金線(中軸線),最主要的正廳明間即座落於代表風水方位的中軸線上,正廳明間設祖先牌位、土地龍神而成為家族公廳,各房子孫居住的橫屋則另設私廳。夥房禾埕(曬穀場)有內外埕之分,屋前正前方有半月池,後面有化胎、刺竹。
三百年來,一部分在臺客家人雖然有逐漸演變為不會講客家話的福佬客跡象,但是仍然可從他們的語言、傳統信仰和舊時傳承而來的祭祀禮俗等等,觀察得到他們的祖先本來就是客家人的蛛絲馬跡,例如客家夥房阿公婆廳的室外天公爐、阿公婆龕正下方的土地龍神香位、與夥房廳下棟對、側邊的廊間、後方的化胎等等,是只有客家族群獨具的生活傳統和文化遺跡。因此,夥房情懷源遠流長,具有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
夥房廳下的家神牌,客家人的祖先牌位稱家神牌、阿公婆牌,阿公婆龕上的擺設由內向外依序為香爐、茶架(閩南稱「薦盒」),每日早晚上香,清晨換一次茶水,茶水為三杯,左右一對燭台及花瓶等。此外,早期客家人在夥房內每天祭拜五種神明,分別是土地龍神、戶神、門神、井神和灶神,這是大陸中原傳統的「五祀」,也稱家神,夥房主人每天早上要在這五個地方點上馨香一柱,祈求家宅平安百事順利。
客家公廳祖先牌位的排序先後,依漢書「昭穆制」,需遵循「左尊右卑」的倫理。家神牌有「大牌」與「小牌」之分,大牌記載原始祖(閩南稱「唐山祖」)或來臺祖(「開基祖」)的先人名諱,小牌各自書錄其分支派下,依世系輩份以左昭右穆(左邊一、三、五世,右邊二、四、六世,左尊右卑,依此類推)的順序記載各房祖先名諱,各房宗親關係清楚一目瞭然,能夠拉近團結親近的親族關係,客家宗親組織特別發達,「家神牌」可能是重要原因。但母系祖先寫在配偶下方,只寫姓氏,稱謂一律寫「孺人」。
客家婦女往生後諡稱「孺人」,「諡」是指人去世後,追念其生前的為人而追贈的號名。「孺人」係源自古制七品官之妻,相傳是一群客家婦女為了救南宋末帝昺而犧牲成仁,因此祖牌上的「孺人」尊稱,是以生命換來的尊稱。官夫人之尊稱是,一品官妻「一品夫人」、二品「夫人」、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孺人」、八品「八品孺人」、九品「九品孺人」等。
在過去傳統的社會中,客家社會和絕大部份漢族一樣,財產繼承的基本單位是「房」。每一個長大成人的男丁才算是一房,所以男性才有資格分得財產,而每一位女性出嫁前在她娘家的財產關係中,也絕無支配和發言權利。嫁進夫家的女人只能擔任間接從屬角色,分享丈夫或兒子的財產。在夫家,女人也不能明爭財產,即使暗鬥也須由丈夫出面。除非丈夫往生,女性才暫時作個代理人,代理地位的根據與來源是她必須有兒子。過去社會裡的客家女性地位雖然如此低落,卻依舊在家中男性出外打拼時,獨力承擔著家務與農事雙重重擔,因此,客家婦女勤勞克苦的美德世代受到尊崇。
獨特的「長生祿位」牌位文化,客家的家神牌除了記載已往生者的名諱之外,另有一種「長生祿位」的獨特風俗。「長生祿位」是一種先民紀念對地方有特殊貢獻者的永久奉祀牌位,通常可見於古老寺廟中之偏殿,長年享有世間大眾供奉的香火。客家廳下所謂的「長生祿位」,是將家族直系血親仍然在世的男性成員(大約在當事者中年時期)姓名也提前寫在家神牌上,但是,必須同時用紅紙條將該等長生祿位的姓名暫時遮掩,表示尚未接受香火供奉,待往生後才撕掉紅紙條,客家俗稱其為「長生祿位」。
磚雕。夥房的磚雕通常可見於凹壽式門面裝飾,磚雕的型式有兩種:「窯前雕」及「窯後雕」,窯前雕是事先雕刻再入窯燒成,手藝細緻精美,窯後雕是先燒成磚塊再施加雕刻,手藝較粗糙線條略呆滯,可以看出明顯的差異。磚雕也可見於寺廟,大致安置在門面或牌樓面等部位作為裝飾。
「棟對」,是懸掛於客家廳下棟樑下的對聯,分成上、下兩聯,因此稱為「棟對」。客家建築棟樑底下的「棟對」,各聯文字通常可見的約二十餘字,書寫在正廳兩側正中的牆面上,內容多為訴說家族歷史、闡述祖先原鄉來源及移民遷徙的過程等,也有書寫忠孝、節義等祖訓的詞句,主要目的是提醒後世子孫不要背祖、忘祖,是客家廳下傳統建築裝飾的重點。棟對是每個家族祖先傳給子孫最珍貴的瑰寶,從棟對中可知家族來源及遷移歷史等重要資料。
夥房的「廊間」與「轉溝」,客家正身廳下之側與廂房相連之間,建有轉折緩衝的空間,是客家所稱的「廊下」或「廊間」,又俗稱「落峨間」,閩南稱落規,因其屋頂須略低於廳下之故。它是客家夥房獨具的建築特色。一般閩南人大瓦厝的正身及護龍相連處成垂直狀,也就是正身與護龍常見直接相連,但客家夥房則在正身與橫屋之間建造廊下,建築型式自成一格。
廊下是客家夥房的休閒空間,供族內各戶人家聚集、聊天之用,通常是有客來訪接待客人的客廳,也可以當作飯廳使用。廊間四通八達,不僅可以通前院、後院,而且可以直通廳下、廚房、臥房等,所以門特別多。按傳統規矩,客家廳下和橫屋,外人是不能隨便進入的,外來客人登門找人一定要先到廊下打招呼才不失禮。
同時,廊間是因應臺灣溫濕多雨氣候而衍生的建築格式,客家廊間設計很特殊,它至少有四個門,不僅讓四面通風,也適合臺灣夏季炎熱的氣候型態,是整座夥房最舒適涼快的地方。
此外,臺灣夏季有梅雨季節,客家夥房在正身與橫屋相連的廊間屋頂構築的「轉溝」(亦稱「橫溝」),又是一種特殊建築設計。它是在廊間與橫屋屋頂上面接合處,從屋脊呈四十五度傾斜,以承接雨水順屋頂斜坡流下,雨季發揮排水功能時,先民常用陶缸將雨水承接備用。轉溝不但是優美建築型態之設計,也比閩南三合院正身與護龍之間的直線式硬性連接更見巧思。現在看三合院外觀,若要分別客家或閩南的房子,只要從正身廳下側面與廂房相連之間的屋頂看上去是否有「轉溝」即立見分明。
「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門」,門前常見旗竿座的多護龍多院落大夥房氣勢開闊。夥房的檐廊有外廊式與內廊式,所謂外廊式就是橫屋每個房間面向禾埕(曬穀場)各自有單獨的出入門戶;內廊式則將走廊建於房子裡面,內部房間與房間是互通的。南部客家夥房建築常見的「外廊」形制,與北部客家及閩南建築的「內廊」不同。外廊式的檐廊源自大陸原鄉,臺灣南部因全年雨季短出入方便,因此南部客家夥房較常見內部不相通的外廊式檐廊;北部桃竹苗客家則因環境多雨而多數採用內廊式檐廊。
內廊式老夥房為了因應冬天又濕又冷的氣候,以廳下為中心,不論夥房如何擴充增加多少橫屋,其內部都是為避雨維持相通的,即使分家但仍住在同一夥房的兄弟親族可以不出門便隨時互通來往;尤其這種內部相通的多護龍大型夥房,外人進入面對曲折迴轉肯定彷彿走入迷宮,因此,內廊式夥房曾經是許多客家子弟小時與族人溫馨互動的回憶泉源。
客家廳堂的纏花,纏花 (又稱「春仔花」),是台灣早期農業社會中客家族群每一位新娘在出閣時頭上必備的髮飾,或逢年過節為添喜氣而特別製作的傳統風味裝飾品。纏花為民間的一項特殊的傳統手工藝,其作法是先以紙片剪成花瓣型,在紙型周圍圈上一圈圈的細鐵絲,然後將繡線分成四股,分別纏繞其上,纏繞時必須將一根一根的絲線依一定順序平鋪整理,成品才會光澤好看。一瓣一瓣的纏好後,再將之組合成一朵花,有的加上彩色玻璃珠當花蕊或流蘇,或是與通草花一起組合,也有作成蝴蝶造型的纏花。
舊時的纏花除了作為髮飾外,也常應用在兒童的帽子上討個吉祥如意,或運用其手工技法,作成一大束後裝於透明玻璃箱中放在阿公婆龕祖先牌位兩旁,除了觀賞,也做為廳堂增添吉祥喜氣的擺設,在極少數客家庄的老夥房中尚可看到。
刺繡「看花」,廳堂供品中,另有刺繡「看花」,看花為圓形繡片,直徑約十至十三公分,看花五片一組,傳統客家習俗將看花置於「看碗」中,或用兩片玻璃上下夾住放在供桌上用於獻祭神明與祖先。
姓氏燈與新娘燈,廳下燈樑通常懸掛姓氏燈,點亮姓氏燈表示祈求祖先保佑子孫家族平安。另外有一種成對的紅紗燈籠是嫁入這家夥房新娘的娘家所贈送,一方面表示新娘的賢慧淑德,一方面以燈代表「丁」,祝福女兒嫁入夫家早生壯丁之意。從有些老夥房祠堂裡掛滿著大紅新娘燈,即可知其家族龐大人丁茂盛。
公廳裡的八仙桌,依古禮以三張桌子為最敬禮。廳下的八仙桌與太師椅。
八仙桌又稱四方桌,源自八仙過海前往瑤池為王母娘娘祝壽的神仙傳說,代表喜慶吉祥。廳下神桌(翹頭案桌)之外,八仙桌是傳統廳堂的必須配備,其傳統擺設數目非一即三,代表陽數,主要用途在擺放祭典供品,平時放檀香爐,喜慶年節時須在八仙桌面披掛金蔥繡線桌圍(即閩南「桌裙」)。
太師椅是傳統廳堂的尊貴配備,太師椅陳設在廳堂左右兩側,八椅四几稱「全廳」,四椅兩几為「半廳」。但舊時封建時代講究社會階級貧富貴賤,太師椅代表官箴,平常百姓不得僭越,只有官宦大宅富貴豪邸廳堂擺設者稱「太師椅」,書香門第稱「學士椅」,一般升斗小民人家無子弟讀書者只能稱「公婆椅」。依照民間舊習,即使一般人家,廳堂內的公婆椅是每逢商議家族大事時,只有管事的族長及各房長輩才能落座的尊貴座位,晚輩未得允許不敢隨便使用。
夥房正門前的半月池,代表「水能聚氣,氣能生財」的風水訴求。夥房的半月池有消防、灌溉、洗滌及調節空氣溼度的功能,客家建夥房講究風水,傳統三合院常見以後方丘陵地為靠山屏障,屋前正前方的半月池,則被形容為明鏡,所謂「前為鏡,後為屏」,指的正是夥房的基本格局。半月池又稱風水池,所謂「有水斯有財」,反映先民期望招財進寶富貴如意的世俗心態,它的水源必須是活水,半月池又有所謂「左青龍進,右白虎出」的定律,水流入池後必須緩慢『漫出』,稱為文水或玉帶水,表示細水長流財源聚集,如果水流湍急,表示錢財來的快也去的快。
夥房的水井,在沒有自來水之前,挑水是每個家庭每天非做不可的一件苦差事,尤其古早很普遍的幾代同堂的家族人口眾多,用水量大。因此,水井與廚房的距離當然越近越好,最好水井就設在廚房裡,或者就設在廚房外讓取水方便,否則光是挑水就是主中饋婦女的沉重家務負擔。
夥房「內埕」客家稱為「禾埕」。閩南三合院ㄇ字型中間的曬穀場稱內埕,客家稱「禾埕」,客家夥房禾埕的地勢比閩南式的內埕低,因為客家傳統風水觀念認為禾埕和屋身基礎之間須有高低落差,讓下雨時略有積水表示積財,代表「有水斯有財」。[201902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