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客家人是香港的原住民













客家人是香港的原住民
江彥震
世界客屬第29屆懇親大會(以下簡稱「世客會」),於20171012-15日在香港隆重舉行。2017年是香港回歸中國20周年,在這特別的日子裡,「世客會」歷經46載終於重回香港這個發源地舉辦,亦將是香港回歸後首次在香港舉辦的國際性客屬懇親大會,雙重「回歸」,意義深遠。「世客會」由香港梅州聯會主辦,並由中國海外交流協會、中國僑聯、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社團聯絡部、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梅州市人民政府、廣東海外聯誼會、福建省海外聯誼會等擔任支持機構。
香港這座亞洲國際都會,匯聚了世界潮流與各地精華,底蘊深厚的客家文化在維港兩岸中西薈萃的氛圍中綻放出新的火花,極富香港特色風情。作為「世客會」的主辦方,香港梅州聯會為大家準備了繽紛多彩的活動,包括「千帆並舉迎世客」多媒體大型表演、「客家盃」賽馬、「客家專題論壇」、「客家文化講壇」、「世界客屬青年高峰會」等,來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共話鄉情,共品香江!
賽馬是最受香港市民喜歡的娛樂節目之一,2017年世客會期間,舉辦「客家盃」賽馬,在回歸20周年之際以最具香港特色的活動展現香港「馬照跑,舞照跳」的繁榮景象,亦為世界客人提供結識新朋友的機會,凝聚共識,共謀發展。「賽馬」活動因而成為例屆所無,本次獨具的亮點特色。
香港歷史上原屬廣東省寶安縣,是客家人傳統聚居地之一。17世紀末,客家人就開始向香港遷移,香港仍未開埠前客家人是香港最早居民之一,該地區因而被人叫做「客家村」。2010年,香港客家原居民約為2030萬左右。假若包括客家「原居民」和「非原居」的客家人,則香港的客家人約有100萬人。在新界大埔北區沙田西貢荃灣屯門九龍香港島的村落皆可見客家人的足跡。
雖然客家人(包括原居民及非原居民)在港數量不少,但現時多數是中、老年香港客家人仍使用客家語,不少香港新一代客家人都不會講客家話,或者只會聽不會講。這是由於1970年代初,來自中國內地移民帶來了不同的漢語方言(比如廣州話四邑話潮汕話閩南話閩東話上海話吳語等),港英政府遂選擇了粵語作爲香港華人統一中文口語。在香港,現時以客家話為母語的僅有62,340人,佔香港人口的0.9%;報稱通曉客家話的香港人,亦只有259,738人,佔香港人口4.7%。以上數據都顯示以客家語為母語的香港人口比例正逐年下降,情況不容樂觀。
香港客家語是新界原居民之一的客家人使用,因香港的客家人主要都集中在新界,故又稱新界客家語。根據2012年的《中國語言地圖集》,香港客家語被歸類為「粵台片梅惠小片」。客家語曾為香港第二大漢語方言,分布至港九新界各區,特別集中於香港島南部及山峯較多的新界東部和荃灣地區(包括現葵青區)一帶。現時,客家語在香港的北區、大埔區、西貢區、沙田區、元朗區、荃灣區、葵青區和南區的客家村落內使用。香港的客家人之間主要是操「粵台片梅惠小片的客語,除能與惠州河源一帶的客家人溝通外,也可以與粵東和台灣的粵台片使用者溝通;而在元朗南部一些客家村落則以操平婆話為主,屬於福建省平和縣的汀州片客家語,與新界東北的客語基本上難以溝通。
根據香港2011年人口普查報告,以客家語為母語的有62,340人,佔香港人口的0.9%。而通曉客家語的則有259,738人,為香港人口的4.7%。在新界631個原住民村落裡,儘管以客家人為主的村落有341個,佔54%,但是只有一部分中、老年人仍使用客家話。而香港2001年,2006年及2011年普查資料也顯示以客家語為母語的比例逐年下降,情況不容樂觀。
客家人源自中原,客家先民歷經六次南遷。第一次是在秦朝時期,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派兵六十萬南征,到達今揭陽縣北,在西元前214年,再派五十萬兵到達兩廣地區範圍內,這些士兵都停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是在東晉時期,居住在中原地區的人們為避戰亂,遷至閩粵贛邊區。第三次是在唐朝末年,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令大量中原人們再次向閩粵贛一帶遷移。第四次是宋朝時期,宋朝國土先受到金人入侵,臣民被逼南遷,蒙古人亦趁勢南征,佔據整個中原,宋朝最後走向滅亡,大部份官吏士民繼續往南退守。
第五次是明末清初時期,當時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為人口繁多,身處的環境空間有限,同時,康熙皇帝爲了爭取南方居民的民心,決定實行獎勵墾荒,每人發送銀兩若干,鼓勵他們向其他地區遷移。人們於是逐漸向川、湘、桂、台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遷徙。其中四川的客家人主要源於這次的遷移。第六次是清代太平天國時期,國內戰火連連,部份客家人遷到南亞地區,有的被押送到馬來西亞、巴拿馬、巴西、美國等地做契約勞工。在17世紀末期,客家人開始向香港遷移,客家人也是香港在開埠前其中一批最早的香港原居民。香港成為英屬殖民地之前,曾有336個村落,其中客家人的村落就多達128個。
香港的客家人當中,70%被稱為「老客」。這些老客的祖先在康熙年間實行獎勵政策鼓勵遷移的時候,由廣東、福建、江西等地來到香港成為開墾官府荒地的農民。住在新界的「老客」保留傳統的客家方言及風俗,居住的房子也有客家風格。由於客家人遷移至香港時人數眾多,在人數和經濟能力上幾乎與本地人旗鼓相當,因此沒有被本地人同化,保留自身的傳統特色。
香港在英占之前,是純客區,除了港島有少量廣府人,九龍和新界客家人占百分之九十以上。香港由鄉村演化爲城市的過程中,廣府人逐漸變爲主要居民,客家人漸變爲少數。但現在香港人口七百多萬,客家人仍然有二百萬,三分之一。一百年間,土客互易,但客家人爲香港的開發繁盛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卻永遠凝固在這片土地上。香港本是寶安管轄的一塊地方,英國人占領,是蠶食,先港島,再九龍,後新界,因此現在的香港,便分成三塊。新界是英國人的新界,卻是中國人的老界。客家人最早進入的,便是今天的新界。
19世紀,西方教會派遣牧師前往廣東傳教。其中巴色會的牧師黎力基在寶安客家人戴文光的協助下於1860年出版了《客家話俗話馬太福音書》,這也是最早出版的一部羅馬字版本的香港客語聖經。1881年,畢安牧師出版了第一本漢字版本的客語聖經——《路加福音書》。除了聖經以外,洋人牧師也陸續出版了一些以羅馬字和漢字編寫的宗教性、教育性客語文獻,包括1868年出版的《聖會腔調》、1871年出版的《耶穌教會幼學》、1879年出版《啟蒙淺學》以及1880年出版的《家藏禱文》等等。其中《啟蒙淺學》兼有漢字和羅馬字兩個版本,是供客家子弟讀書識字的啟蒙教材,也是反映客家社會物種、風俗、習慣和觀念的一部百科全書,這本書使用的也是最為地道的新界客家方言口語。另外,傳教士也出版了以香港客語版本的字典、詞典或語法書。韓山明牧師編寫了第一本客英詞典,可惜直到他1854年去世時該詞典仍未出版,後來Donald MacIver 根據他的遺稿,在1905年出版了《客英大詞典》。巴色會也在1909年出版了《初學者簡明德客詞彙》和《簡明客家語法》,以讓德籍牧師能學習客語。[201710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