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十子十登科─范朝燈


十子十登科─范朝燈


                                                                                                                             江彥震



「重視子孫賢,勝過千萬金」是范朝燈用心栽培子女的哲學。客家鄉賢范朝燈先生育有子女十二人,十個兒子都極為傑出,不是博士就是高考及格。
范朝燈居住在新竹縣關西鎮南和里,其十子十登科的故事,已成為國人家喻戶曉教育子女,勉勵子弟勤學的現世教材;尤其是在范光群接續擔任行政院客委會主委、台灣省政府主席、司法院秘書長以來,范朝燈教子有方的典範,一時成為台灣地方人士茶餘飯後的佳話;甚至引來不少堪輿界人士對范家地理風水的興趣,對范家祖房、祖塔以及「高平堂」的特殊建築予以研究。

范氏大家族世居關西坪林,范朝燈係大陸來台第十七世,在四兄弟中排行老二,不幸於七歲時父親早逝,由四叔公撫養長大。只念過私塾三年,懂一些漢文,並在十九歲時擔任日據時代的保甲書記(相當於現在的里幹事)。

范朝燈於廿二歲那一年娶劉玉英為妻,但結婚八年懷孕八次都流產,到三十歲才順利生下長女范素菊;家族乃會商決定,並徵得元配同意,再娶陳對妹為二房,結果生了十子一女。

1930(民國19)年范朝燈在老家「餘慶堂」附近興建「高平堂」,落成那天晚上,范朝燈五子范光銘正好出生,范光銘八歲時明白這項巧合的意思,向父母和兄弟們說,他願意留守家園陪著父母,讓兄弟們出去留學。

范朝燈一直遺憾自己沒有機會正式就學,發奮要栽培孩子們,把教育子女當作一生的志業,待孩子成長至學齡時,每晚都坐在書房外督課 ,孩子那敢偷懶?至於學費問題,則將約十甲田地向勸業銀行貸款,所得款項就把孩子一個個陸續送去日本、美國留學。十兄弟以老五范光銘為界,有如兩個世代;他前面四個哥哥,除了老三之外,有三個留日,後面的弟弟都留美。

在送孩子前往日本留學的過程中竟意外發現,在日本考大學比台灣容易,在台灣,日本人只要60分、台灣人卻要80分才能錄取,是差別待遇;而去日本正好相反,因為日本大學很少台灣學生,每一所大學都似乎想「試試看」,盡量錄取去考試的台灣學生,這似乎是「反差別待遇」。

日據時代留學日本,台灣學生都被要求改日本姓名,經家族討論後決定採用范家祖籍山西的「高平」兩字,來代替范姓。提出申請獲得關西戶籍課同意,送上級審核時,卻被日本人查出「原來你們還是意念著范家祖先」,不准;後來,只好將范姓改為「高原」。

范朝燈為解決孩子留學的學費,1944年左右,范家的土地快質押光了,正一愁莫展之際,考慮把十甲田賣掉償還勸業銀行的一萬多元債務。結果適逢二次大戰末期,瀕臨戰敗的日本政府為籌募戰爭經費,發行愛國獎券,當保甲書記的范朝燈買了兩張,居然中了第一特獎獎金日幣一萬元。范朝燈當時興奮的嘆口氣說:「不必賣田了。」這大概是范朝燈一生行善積德的回報吧,所謂善有善報果然應驗了!范朝燈全心栽培兒子留學和中第一特獎的消息,還上了日本報紙,成為焦點新聞,新聞中說,「天助范朝燈」。這應證了古人所說「天助自助」的道理。

中國歷史上五代時期的竇燕山三十歲才得子,樂善好施,教子有方,五子皆中進士,報效國家,活到八十二歲高齡。1956年考選部長史尚寬曾致贈「燕山媲美」匾額祝賀;意思是指「昔竇燕山教五子揚名,今十子登科適倍燕山」,譽范朝燈是「現代竇燕山」。

1975(民國64)年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與台灣省政府主席謝東閔曾經登門拜訪請益,並大為贊揚。光華雜誌也以范朝燈為封面,報導「十子登科」,是教育子女的典範。這位媲美燕山的范老先生活到九十三歲,享高壽辭世。1997(民國86)資深媒體人曾繁蓉曾寫「十子十登科的父親范朝燈傳奇」一書,在高平堂舉行新書發表會,子女們希望將父親秉持「重視子孫賢,勝過千萬金」,用心栽培子女和熱愛鄉土的精神,讓後人承襲,這本書分送到新竹縣各學校和圖書館。鄉里間一時爭相閱讀。

座落在關西南和老虎山的「高平堂」老宅,最大的特色是由范朝燈先生自己著手設計的,這是一座依山面水呈ㄩ字型,與中國傳統的ㄇ字型四合院正好相反的建築物,門外有一對石柱大門,左右石柱刻著對聯「高山綠水智仁同樂,平地青雲氣象超然」。

古色古香的「高平堂」是格局宏偉的日式大建築,古宅的風水,是孕育范家十子登科的宅第。古宅至今大致都維持當年原貌,因為後代子孫增多,為容納更多家人,才在古宅後方,加蓋二層樓三合院住宅。這是范朝燈老先生過世前的規劃設計,共有十間套房,早想到兒子老了,總會落葉歸根,如今八個兄弟都回來了。雖然平常住的人不多,但每到農曆過年,各地叔、伯及子孫回來團聚,多達780人。

往裡走有一座「涵碧橋」,橋左邊是一片庭園,有假山、涼亭、池塘;魚池塘中有一個台灣寶島模型,上面寫著「朝燈親造」,池塘邊有一個石像,雕塑著日本有名的苦學者「二宮尊德」,這是范朝燈勉勵自己子女要勤勉向學的最好典範。

日據時代各學校都有一尊「二宮尊德」石像,他是日本歷史的苦學者,家境貧苦卻好學不倦,石像是他揹著砍伐的木柴,手中拿著一本書,邊走路邊看書的模樣。日本戰敗後,范朝燈捐給坪林分校的石像被丟棄,他帶回高平堂,希望孩子以「二宮尊德」苦學為榜樣。歷經二次颱風把石像吹倒,范朝燈自己打鋼釘灌水泥,像骨科醫生一般修補,讓石像重新站起來。這尊石像就是范朝燈教育子女的「教材」。

范朝燈過世後,他的十個兒子另在祖塔旁建了一座「錦園」以紀念父母親,同時花了很大精神找了一棵共有十枝樹幹的茄苳樹,種在父親墳前,而為人所津津樂道稱是「十子登科樹」。

范家兄弟回憶起父親都說,父親對子女教育非常嚴格。雖然他們並不認同那個時代的體罰,但他們都能體會父親「責之切」隱含了「愛之深」,今天兄弟們都很感謝父親當時的要求。

范朝燈先生十個兒子及兩個女兒的簡介如後:長女范素菊,商校畢業,已逝;長男范光霂,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院畢業;次男范光宇,台大醫學系、日本金澤大學學醫學博士、甲等考試、高考及格;三男范光宙,台灣大學農經系畢業、高考及格;四男范光遠,東京大學法學系畢業、日本高等文官、法官考試及格,;次女范翠霞,台北第四高女畢業;五男范光銘,台灣大學農化系畢業、高考農化科及格;六男范光煥,美國紐約大學政治學博士;七男范光燿,美國天主教大學碩士,已逝;八男范光棣,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博士;九男范光群,台灣大學法律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碩士、高考及格,萬國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十男范光兆,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現任美國華盛頓豪佛醫學院教授。(20090714)







范朝燈先生的「高平堂」,古色古香,是關西鎮重要觀光景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