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
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世界客屬總會」半世紀風雨路
「世界客屬總會」半世紀風雨路
江彥震
世界客屬第廿七屆懇親大會將於明年在河南開封舉行,後年─民國104年(2015年),第廿八屆懇親大會將回到台灣舉辦,令人期待。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的推動單位「世界客屬總會」,緣起於1971年9月28日,香港最具影響力的客屬組織「香港崇正總會」慶祝成立50周年暨崇正大廈竣工,邀請了世界47個客屬團體、250多名代表在九龍彌敦道國際大酒樓及香港崇正總會大禮堂舉行慶祝活動。該次大會與會代表決議,把這次大會定為「世界客屬第一次懇親大會」;並要求每隔兩年,輪流在世界各地區的主要城市召開懇親大會。
那次的會議被譽為客家人精神團結的新里程碑。隨後於民國62年(1973年)在台北市召開世界客屬第二次懇親大會,由於當時香港仍屬於殖民地、中國大陸尚未開放,會議決定於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籌設「世界客屬總會」,以便推動客屬團結,及籌辦「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的工作,就此「世界客屬總會」才正式誕生,並公推薛岳將軍為總會長,翁鈐先生當選為首屆理事長,正式推動客家事務,共謀國內外文化交流與經濟發展,以服務社會人群。並通過「世界客屬總會」的會旗和會徽圖案,一直使用至今,未曾改變。
民國71年初(1982年)總會翁鈐理事長等一行蒞高,在高雄褒忠義民廟聚會時,特別指示儘速成立高雄市分會,嗣承張貴金先生等熱心人士發起於民國72年(1983年)假國統大飯店召開第一次籌備會議,而經過四次的籌備會乃決定於民國73年(1984年)1月15日假高雄市立圖書館舉行成立大會,「世界客屬總會高雄市分會」於焉誕生,正式成為高雄市整體性的客屬社團。
世界客屬總會的章程明訂,「聯絡世界崇尚自由之客屬同胞,發揚傳統忠義精神,團結合作,共謀文化交流與經濟發展,尊重當地政府法令,服務社會人群,獎助繼起人才」為宗旨。此後世界各地的客屬團體均秉持此一宗旨輪流在全球各主要城市舉辦「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其形式與規模幾經流變,然而其架構卻逐步形成了「世界客屬鄉親團聚與聯誼的機制和平台。」
由於蝴蝶效應導致世界各地客屬團體和代表成倍數成長,懇親大會的規模和影響也一次比一次盛大與延伸。對各國和地區客家意識的覺醒,客屬社團的建立,客家人之間的團結與互助,客家文化的探討與研究;對各國和地區客屬工商業者的商貿聯繫與經濟發展,促進各國與中國大陸的經貿往來,以及促進臺灣海峽兩岸的和平發展,均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突破性變化。
1988年是關鍵性的一年,當年10月在三藩市舉行的第九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中國大陸的客屬知名人士和梅縣客家山歌團首次前來參加,並決定爭取1994年12月在梅州市舉行第十二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從此世界客屬總會與客家祖籍地的聯繫逐漸緊密。梅州市懇親大會的對聯“千年梅樹樹根深,天下客家骨肉親,水遠山長人萬里,五洲四海共一家”;充分反映出客家人的歷史淵源、精誠團結的精神,以及分佈五大洲的情景。
懇親大會過去曾經在台灣舉辦過七次,即第二屆於民國62年(1973年)10月5日至8日在台北;第三屆於民國65年(1976年)10月7日至9日在台北;第七屆於民國73年(1984年)10月7日至9日在台北;第十一屆於民國81年(1992年)10月6日至8日在高雄;第十四屆於民國87年(1998年)10月6日至8日在台北;第廿一屆於民國95年(2006年)10月28日至30日在台北。
中國大陸自第十二屆於1994年在梅州舉辦之後,第十六屆於2000年在福建龍岩;第十八屆於2003年在河南鄭州;第十九屆於2004年在江西贛州;第廿屆於2005年在四川成都。第十八屆之後,每年舉辦一次讓鄉親們馬不停蹄,年年趕場,而且主辦單位一年的籌備時間顯然有所不足,因此主席團會議一致決議,從廿二屆開始恢復為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傳統。但由於爭取主辦者眾,僵持不下,自2010年在河源舉辦之後,又恢復每年舉辦一次,因此,「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可以說是目前全世界最受重視的客家族群活動盛會,堪稱全球客家人的「奧運會」。
大會的活動多樣,内容豐富。每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基本上都要擧辦以下活動:1、主席團會議——主要内容是確定本屆大會的議程,研究各地的客屬社團提案,確定下一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的主辦社團與地點;2、開幕式及客家民俗、民間文藝表演;3、鄉情報告會——由各地客屬社團報告鄉情;4、國際客家學術研討會;5、經貿洽談會;6、客家文化藝術展;7、品嚐客家風味小吃;8、旅遊觀光;9、閉幕式、交接儀式及文藝晚會。爲了突顯擧辦地的地方特色,展現擧辦城市的風采,每屆的主辦城市爲了突出東道主的地方特色,主辦方在上述每項活動内容上可謂是煞費苦心、費盡心思籌備。
我們回顧「世界客屬總會」,從發起到籌備的全體成員都是來自五大洲的客家菁英先賢,秉持著身為客家一分子的強烈使命感,熱心奔走,出錢出力,犧牲奉獻,在海內外鄉親殷切期盼之下終告成立,世界客屬總會於是乎成為當時客家鄉親希望之所託,並給予極大的關注與支持。換句話說,世界客屬總會也是當今涵蓋層面最寬廣,參與率最普遍,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NGO)。
也因為世界客屬總會具備這些獨特的條件與組織架構,加上無遠弗屆的網際網絡,使得世界客屬總會自然而然成為散居世界各地客家鄉親之間經貿、情感的交流平台。尤其在台灣外交處境艱困之際,藉由世界客屬總會的民間交流管道,拓展國民外交,更能有效的提昇臺灣的知名度和能見度。世界客屬總會雖未正式加入NGO,實際上已經扮演NGO的角色。
由於「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在「世界客屬總會」的推動之下,定期在世界各地舉辦,對於現在全球各地客家運動的蓬勃發展起了發軔點火的作用,從此掀起客家世界風起雲湧的滔天浪潮!一掃過去隱藏身分的陰霾,恢復「客家本色」的自信心,昂首闊步,走向光明燦爛的未來。
如今,客家社團有如雨後春筍般,繽紛冒出,熱鬧異常,難免有分散客家力量之虞,分散的客家反而失去力道,只有團結的客家才能發揮整體龐大的影響力。居此,世界客屬總會應該串連、整合各地的客家社團,積極推動地區性年會的活動,像日本近年來所舉辦的日本地區的客家年會,即是成功的例子。而在台灣前幾年所舉辦的「世界客屬城市領袖會議」,參加者的地區和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場面越來越盛大,令人欣喜,可惜因人事更迭未能延續。其他諸如美洲、歐洲、南美州乃至非洲亦將相繼仿傚,更能彰顯客屬世界的繽紛燦爛。
我們爭取在台灣舉辦客家的國際盛會,絕不能遺忘客家先民胼手胝足,開疆闢土的精神與辛勞,應該要效法客家先賢國父
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肩負起推動世界和平的神聖使命,尤其,促進海峽兩岸的和平繁榮,更是當今客家人無可旁貸的責任。[20131215]
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
大善人——胡文虎
大善人——胡文虎 |
客家人物 加入时间:2007年12月6日 作者:江彦震 来源:华夏文化创意网 |
胡文虎(1882~1954年),虎标万金油大王,祖籍福建永定下洋中川村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出生于缅甸仰光,童年10岁被送回家乡中川接受传统文化教育,4年后,1896年重返仰光。在其父胡子钦开设的永安堂药行里一边学习经商,一边钻研医药典籍。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夏,父亲去世,文虎和胞弟文豹共同继承父业。为了谋求药业的革新与发展,文虎赴泰国、日本等地考察学习,回仰光后,采择祖国传统医学及印度、缅甸古方,先后创制了万金油、八卦丹、头痛粉、清快水和止痛散等成药。畅销各地。1923年,他到新加坡设立“虎标永安堂总行”和制药厂。此后业务蒸蒸日上,不到10年,曼谷、香港、上海、汕头、福州等十余城市先后建立永安堂分行。1932年,“虎药有限公司”成立,他自任董事长,文豹为常务董事,胡氏兄弟成为华侨中的巨富。
文虎爱国观念强烈,对公益事业也非常热心,自企业发展后,即致力于救国济民、振兴文教,先后捐出巨资兴办学校、医院、体育馆、公路、垦荒和赈济灾民等;还向侨居地及华侨社会捐资兴办公益事业,耗资共计3000多万银元。仅1935年他即宣布要在全国各地兴建1000所小学(其中福建100所),捐献大洋350万银元。到1938年已建成300余所,后因日本侵略影响,建校计划未能完成。因此,国民政府颁给他“益在民生”、“仁心义举”等匾额和金质奖章;英皇也特赐他大英帝国文官勋爵(O.B.E)。他被世人称为“大慈善家”。
文虎对祖国抗日作出了巨大贡献。“九一八”事变发生,他首捐2万银元和大量药品,支持抗日将士;还捐1万银元支持宋庆龄、何香凝领导的香港红十字会组织的战地军民救护工作。1932年寄给十九路军3万银元和大量药品,支持淞沪抗战,十九路军副总指挥蔡廷锴赞扬说:“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抗战全面爆发后,他立即在他所办的星系报上著文称:“国家兴亡,人各有责,际此全面抗战之时,正吾人报国之日,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毁家纾难,亦份所宜。”国民政府发行救国公债,他率先认购国币300万元,并通过他所领导的“南洋客属总会”及各地分会,大力动员侨胞踊跃认购,经1年多的努力,仅新加坡、槟城等12个地区就购买公债1300万元,还捐献款项达2000万元。以后,他又相继捐助大批药品、财物支持抗战。文虎的救国义举,备受各界的赞扬和崇敬,国民政府财政部、军政部分别颁给奖章和奖状。1941年2月,他到重庆出席国民参政会,受到各人民团体的热烈欢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等特地到他下榻处嘉陵新村拜会,亲切晤谈。《新华日报》还发表专文表扬他20年来慷慨输将千余万元救国之义举。1950年,他通知广州永安堂认购中国人民胜利折实公债2亿元(旧人民币);1951年,他又特派胡梦州回国购买公债3亿元(旧人民币)。
文虎是“报业巨子”,从1929年在新加坡创办《星洲日报》起,先后在国内外办了星华、星光、星暹、星槟、星岛、星闽、星洲等星系日报、晚报和香港、新加坡英文《虎报》以及新加坡《汇总报》等17家中英文报纸,不少进步新闻界、文化界人土如金仲华、郁达夫、张向强等曾参与编辑,对促进抗日救亡、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宝贵贡献。文虎重民族气节,曾在香港的“虎豹别墅”塑立林则徐巨像;在新加坡筑游泳池挂牌“只准华人入内游泳”。40年代初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后,文虎被扣留、审讯和软禁,但他不屈不挠,还指控日军暴行。后来在他的药业受到威胁,星系报馆被封,港澳同胞严重缺粮,陷于饥饿绝境时,他被逼与香港日方来往,并于1943年6月赴日面见日本首相东条英机,要求解决港澳民食、恢复华侨组织等问题,他在港始终拒绝担任“维持会”会长职务。
文虎在华侨社会和国内都享有崇高声望,历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福建省建设委员、香港客属崇正总会会长、南洋客属总会会长、永定侨育中学董事长等职务,是国人共仰的爱国侨领。
胡文虎认为:“人生朝露,转瞬即灭,黄白之物,生不与来,逝不俱去,其与人相聚,正如友朋偶然结识,终有一日之离散。斤斤于私蓄,而不顾群众福利者,殊属不智。”循此理念而生发为“取诸社会,用诸社会”名言,所以才博得世人一致的推崇。1954年9月5日,在美国檀香山病逝,终年72岁。
|
2014年9月19日 星期五
江彦震(台湾人生哲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华两岸文化经济协会秘书长)
江彦震(台湾人生哲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华两岸文化经济协会秘书长):
数十几年前,日本需要大量的梧桐(又称为泡桐),作为书桌抽屉的材料,当时台湾民众见有利可图,就一窝蜂种植,也为林农赚了不少外汇。但是好景不常,那时漫山遍野的梧桐,却感染了俗称“天狗巢”的簇叶病,于是纷纷改种质材与梧桐相类似的油桐出售。由于梧桐与油桐材质毕竟不同,日本不再进口。油桐的身价一落千丈,使梧桐也遭到鱼池之殃,曾经在台湾林业史上叱咤风云的油桐,逐渐隐没于山林间无人问津。
近年来台湾民众重视自然生态,懂得享受山野情趣,被人们遗忘多年的油桐树,因为它那一片柔美的花海又唤醒了人们的记忆。客委会成立之后,积极筹划具客家代表性的活动,当每年四、五月左右,在台三线沿线山谷间,如内湾、铜锣、南庄、三义、公馆等客家乡镇,桐花满山遍野绽放开来。这些盛开的白色桐花林,被每一阵春风吹拂过后,总会带起一阵雪白桐花缓缓飘落,所以又被美称为“五月雪”。也由于这雪花飘落美景意境,触动了主事者的灵感,瞬间闪现智慧的金光,创造出以桐花为意念的桐花祭活动,而这桐花祭除了展现客家人敬天地,重山林的文化传承外,更以桐花、山林之美搭台,由客家文化和历史人文唱戏。这也是桐花“祭”而非“季”的由来。因为客家桐花祭多了一层对天地人文的敬重与疼惜,并非只是单纯的赏花活动。据2010 客家桐花祭总体效益与影响评估调查,当年游客总人次为6,480,301 人,整体满意度达97.98%,商家总营业净利金额为119.721 亿元(新台币)。从调查情况来看,客家籍受访游客对于“参与客家桐花祭活动让我以身为客家人为荣”等客家意识及认同效益的肯定比例均达九成以上。同时,客家桐花祭活动也引起非客籍受访者进一步认识客家文化的兴趣。
(钟洁华 整理)
江彥震:胡吳會後 兩岸的天空一片祥和
江彥震:胡吳會後 兩岸的天空一片祥和 |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4 09:49:24 |
此次胡錦濤邀請吳伯雄訪問中國大陸,即使是以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身分邀請,仍具有特殊意義。胡錦濤上周會晤吳伯雄,是兩岸六十多年來執政黨主席首次會面,中共在胡連會後又邀吳伯雄到訪,明顯在為兩岸關係重新布局。 馬英九將國共平台、黨對黨協商等設定為第二軌道。吳伯雄指出第二軌道會繼續扮演兩岸的潤滑劑,但具體涉及公權力事務,還是要由政府授權海基會和海協會談判協商。 在野與執政自是有很大的不同,“胡連會”在當年達成了“五項願景”,但陳水扁當局基本上置諸不理,根本不當一回事,連大陸惠台政策中的入口台灣水果,也要透過民間組織的努力才能實現。國民黨成為執政黨後,情况就大為不同了,不但五項願景已成為黨的政策,也將成為馬政府的政策。 此次“胡吳會”不論和十年前的辜汪會晤相比、甚至是和十五年前的辜汪會談比起來,兩會復談能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內容也合乎馬政府預期,不能不說是國共平台的功勞。對於兩會復談後的國共平台角色,吳伯雄表示,過去幾年兩岸關係緊張時,國共平台發揮潤滑、穩定效果,國民黨執政後,官方授權業務由兩會簽署,但國共平台仍具潤滑功能,未來仍需借重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 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表示,他向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強調台灣需要安全、尊嚴、國際空間,“這一點,胡總書記有初步的正面回應”;他指出,假如對岸能把對台灣的飛彈大幅降低,就是最具體的善意。台灣在四川震災的愛心表現,讓大陸人民感動,對台灣充滿了善意,“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兩岸之間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應該大幅降低。” 吳伯雄說,胡錦濤初步有善意的回應,但以後還是要由海基、海協兩會或其他管道去談。他認為,中國大陸的國防不只是對台灣,但雙方可以透過努力,讓兩岸永遠不會有戰爭,戰爭本來就是人類最愚蠢的行為。而大陸的副外長王毅將接替陳雲林出任國台辦主任,似乎對台灣的國際空間要求有了具體回應。 國民黨也有意充實國共平台,未來將擴大地方層次的“黨際交流”,台灣與大陸城市可能以“一對多”方式交流。此外,吳伯雄表示,海基、海協兩會將於6月13日簽署“兩岸直航協議”,7月4日開放兩岸直航與大陸客遊台可望不會跳票。馬蕭大選期間提出的直航政見,除了之前北京、上海、廈門、廣州四個航點之外,吳伯雄也向大陸轉達了增加南京的要求。 其實,三年前國共兩黨的地方黨部便已展開交流,台灣十多個縣市黨部與對案縣市委員會對口交流,例如台北市對上海市、台北縣對南京市、桃園縣對東莞市、南投縣對杭州市等,但後來因為選舉忙碌,相關交流暫時停頓。 就功能說,“黨際交流”是由國共兩黨搭橋,促成縣市對縣市的民間交流,重要團體的領袖都可共襄盛舉,對兩岸地方間的了解與合作有相當大的助益。台商尤其樂見,“黨際交流”也曾協助推銷農產品,成效頗佳。就兩黨體制而言,兩岸決策的體質不同,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開闢了國共平台,讓兩岸的領導階層得以接觸,雙方都很珍惜這個機制;吳伯雄也認為,“國共平台將對兩岸起潤滑作用,對台灣來說絕對是資產。”目前兩岸的天空一片祥和,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作者 江彥震 台灣時事評論員) |
[2006-08-23] 關於轉型正義的幾點思考
[2006-08-23] 關於轉型正義的幾點思考
■江彥震 台灣時事評論員
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 是新興民主地區對過去政府錯誤暴行和不正義行為的彌補, 通常具有司法、歷史、行政、憲法、補償等面向。簡言之, 即對過去的迫害者追究其罪 行,對過去取得不當的利益予以追討。但還要探討「集體不正義」 的狀況與避免「選擇性的審判」。轉型正義是遲來的正義, 也有可能違反信賴保護原則與法治國原 則中的正當程序原則。
一般而言,學界對於轉型正義的認知,簡單的說就是一個政權轉 型後, 對舊政權時期使用公權力做出迫害人權的罪刑進行真相的調查, 並且對在舊政權時期的受害者給予補償、 而對施暴者給予懲罰的作為。通常這樣的轉型正義在 經驗上是發生在非民主轉型到民主之後的重要工作。 轉型正義之所以被重視,是因為一個新興的民主政權, 需要一個健全而且有互信基礎的社會,而轉型正義就是重 新建立一個互信基礎的重要開始。 惟有過去一切不公義的真相被真實的揭露出來, 受害者獲得適當的補償,而加害者有了應該獲得的懲罰, 社會的互信基礎才能重新 被建立起來,而一個利於民主健康發展的市民社會, 也才能獲得一個良好再出發的起點。
轉型正義的發動,「挖掘真相」是第一步。惟有真實地把過去發 生的不人道與不公義揭露出來,我們才知道該對誰懲罰、為何懲罰, 以及該對誰補償,如何補償。因此, 許多地區都在轉型後成立所謂的真相調查委員會,希望能在 轉型正義的處理上順利展開第一步。至於真相出來以後, 該用何種懲罰,是肅清、是和解、是遺忘, 那則是第二個階段要處理的問題。台灣社會,在民主化後仍然缺 乏互信基礎,轉型正義未能成功的處理,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因素, 未來,這個議題仍舊會是困擾台灣民主健全發展的重要變數之一。
轉型正義的處理方式:一、清算:如韓國新的總統清算前任總 統,猶太人清算納粹,但在台灣總是被當作選舉的工具在炒作;二、 和解:如南非種族和解,這是施明德最讚賞的方式, 在和平的基礎下,揭露真相,伸張正義,妥 善處置過去,然而在台灣卻是永無休止的藍綠對抗;三、融合: 如東西德統一,前共黨轉型執政。民進黨做為「第一個本土政權」, 針對過去的威權統治和黑金政 權,原應查明調查過去統治者所犯的罪行,以作為導正及和解, 但其執政後仍持續創造新的罪行,失去追尋轉型正義之資格。
扁政府的貪腐和轉型正義所強調的正義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而 且貪腐的罪惡卻使得轉型正義失去推動的正當性與顯著的目標, 倫理道德破毀的危機,更使得「正義」 的訴求完全無法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民進黨不僅無法追求轉 型正義,更失去了本土精神。 轉型正義原本是政治學上的一種學說及概念, 也就是說本來應該法律解決的,因現實上的困難,而參雜政治解決。 但其前提是,後者要 比前者高明、文明,以及更有利於人民。(文匯論壇)
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
台湾客家文化的重镇——高雄县美浓镇
(13分)台湾客家文化的重镇——高雄县美浓镇
①美浓因开垦之时经常烟雾弥漫,故原名“弥浓”。美浓镇位于高雄县中部偏东。美浓镇地理位置特殊,东、北、西三面环山,中央为美绿平原,北倚美浓山群峰,主峰“月光山”海拔六百余米,峰势丰腴圆润。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右堆统领林丰山、林桂山兄弟率领各氏族四十余人,来到美浓开垦,并在灵山脚下建立“开基伯公坛”,成为客家人开发美浓的始祖。美浓的好山好水,传承孕育了丰富的客家文化,延续到现在,已有二百六十多年历史。美浓镇的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客家人,其食、衣、住、音乐,无一不显现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为适应环境所创造出来的智慧。如今,美浓以保存最完整的客家文化而闻名全台,也因为其客家文化的特色,成为台湾客家文化重镇而享誉中外。
②美浓人的祖先,绝大多数来自大陆广东省嘉应州属蕉岭、梅县等地。镇民多以务农为生,民风纯朴,刻苦耐劳,勤俭持家,邻里和睦。过去,美浓人在辛勤耕作之余,常常以唱山歌自娱,“美浓山歌”在台湾的民谣中也自成一派。镇民以信仰佛教居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美浓镇所培养出的硕士、博士为全台之冠,他们在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表现。美浓的博士们还成立了全台湾唯一的“美浓博士学人协会”,可见美浓子弟教育水准之高,足以傲视世界。
③美浓的经济产业以芋叶著称。芋叶产量占全台的四分之一,因而有“芋城”之称,而且芋叶的收入往往是一般家庭子女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极富人文特色的油纸伞工艺精品,是抗战后才从广东潮州传入的,具有材质轻巧,坚固实用的特点,从制作到作画,都是纯手工的,已成为美浓的象征之一,人们只要一提到美浓,就会想到“油纸伞”。
④陶艺堪称为美浓产业的后起之秀。陶艺人士经过长期的摸索学习,将自行制作的各种釉药,试用在各种不同性质的陶土上,烧出许多极具特色的陶瓷艺品,其中以美浓、东门、石桥、美陶坊等的作品最为有名,并赢得了 “陶艺之乡”的美誉。客家美食更是美浓的一大特色,其特点在于咸、香、肥,其中卤猪脚、梅干扣肉、丝大肠、美浓粉条等名菜美食,总是让人垂涎三尺。油纸伞、陶艺及客家美食可以说是“美浓之宝”。
⑤美浓湖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湖的西北背山,三面环田,湖光山色,风景优美,也是冬季候鸟栖息的好所在。其他景点还有黄蝶翠谷、竹头角热带树木园、敬字亭、钟理和纪念馆等。
⑥美浓可以说是目前台湾硕果仅存的客家文化之乡,值得客家乡亲及客家文化爱好者访游和研究。 (文/江彦震 摘自环球客家)
1.本文中心句是 (3分)
2.阅读上文后,我们知道美浓镇有著名的 、 、陶艺、客家美食等特产和纯朴民风、信仰佛教、 、重视教育这些客家文化。(3分)
3.下面是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文章体裁上看,上文是一篇说明文。
|
B.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
|
C.文章第①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抒情。
|
D.文章语言的通俗易懂、生动准确。
|
4.阅读上文后,如同你已经对美浓镇作了一次游览。如果请你用一个字写出对美浓镇的感受,这个字是( ),并描述你的理由 。(4分)
訂閱:
文章 (Atom)